昨天,公公说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专门从外地赶来,要请我和老王吃饭。听说这位叔叔是白手起家,如今事业有成,家底雄厚,过去也没少帮助公公一家。一般人在功成名就之后,恐怕早已忘了以前的穷酸老友,他倒好,竟还主动请客吃饭,联络感情。我不禁犯嘀咕:肯定还有其他重要的人参与,我们也不知是沾了谁的光,毕竟人家衣锦还乡,不得让这些老朋友们见识一下。
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提前来到当地最豪华的酒店。在还未见到那位叔叔时,我便自动脑补了他的形象——一个大腹便便,衣冠楚楚,财大气粗的成功企业家。没想到五分钟后,光速打脸。
他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模样,身着简简单单的深灰色运动套装,留着黑色寸头,很有精气神,一点都看不出今年已五十六岁。整个人温文尔雅,谦卑有礼,谈吐大方,完全不会给人颐指气使,居高临下的感觉。饭桌上也没有其他陌生人,只有我们一家人和公公另外两个好友。一顿饭吃下来其乐融融,相谈甚欢。
我一直纳闷叔叔为何如此心甘情愿地多次出钱出力帮助公公一家,难道只是源于一段儿时友谊?后来才从老王口中得知,原来一切皆因滴水之恩。九十年代,叔叔身无分文,是公公借给他创业的第一桶金。虽然只有几千块钱,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让叔叔能够大展宏图,所以他一直铭记于心。
雪中送炭往往比锦上添花更显珍贵,而能做到饮水思源的人也最是难能可贵。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人长达三十年的友谊看似偶然,实则却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