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气很热,在维港尖沙咀天星码头,一辆富豪雪糕车旁边,我们一队人排好等着买雪糕。看到一个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大概四五岁的孩子在队伍前面。孩子拿钱站在妈妈前面,等买到雪糕后,刚刚离开队伍,孩子举着雪糕给妈妈先吃。嘴里还大声说着:“妈妈先吃,妈妈热!”
“妈妈不吃,你吃啦!”
“不,妈妈你吃!”
年轻的妈妈有点动情,眼睛一下子变红了。吃了一小口雪糕,一下子把孩子揽在怀里,边笑边流泪。我们排队的人齐刷刷地看着,原本有人说话有人笑的队伍静得出奇。
本来以为电影里才看到的一幕,在自己眼前上演了,还那么真实,我承认自己泪点有点低。
(2)
在父母眼里,把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可以撒娇,可以淘气,可以肆意放纵,但是一旦孩子在这个时候懂事,往往令父母感动得心疼。
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才艺方面需要专门的培训以外,德育教育在家庭内基本可以获得。
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有很多德育的行为和语言,孩子直接模仿父母即可获得。在与外界互动过程中,也会不停地吸收其他人的行为和语言模式。一旦从量变达到质变,孩子的言行就会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比如从利己的模式变成利他的模式。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小朋友的事迹直接被编入“三字经”传诵,这就是孩子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惊喜和震动。
(3)
孩子既然有像好的模式学习的可能,当然也会有向坏的方向转变的可能。所以有的时候看到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模式,家长很感动;看到孩子出现坏的行为模式,家长很恼火。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言行超出了父母预期,所以产生了预期落差。
如果对孩子有了足够的影响,孩子就会形成有倾向的模式,久而久之就成为自己的习惯行为模式。
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一旦习惯培养出来,就算是有超预期的言行,也不会超出太远。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个人的未来就是这样一点一点铺设开来的。
(4)
孩子的行为模式一直到成年,由于父母会关注的多,所以把握孩子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并非都可以把握到。
有一位朋友,孩子每次病倒吃药的时候那个难啊,不管什么药,如果不使劲灌,那肯定是不会吃下去的。这朋友找到传统教育的动画小视频,给孩子看。后来朋友不舒服吃中药的时候,孩子专门跑到跟前,要喝一口。朋友吓一跳,不让孩子碰,问孩子为什么要喝一口。孩子说“亲有疾,药先尝”!朋友虽然想着孩子能懂事,但是没有料到幸福来的如此突然,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朋友摸着孩子小脑袋,当场泪崩了。
(5)
这是出其不意的落差所致,要想减少预期落差,更好把握孩子的行为模式,需要父母下点功夫。
(1)孩子是好的模仿者。如果想知道他们做什么,首先要知道自己展示了什么。
(2)孩子是学习型的。他们会将信息先输入脑袋里,他们输出的内容跟输入内容是挂钩的,所以学习的内容,父母应该把握方向。
(3)孩子在游戏中模拟现实。他们玩的游戏内容,包括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到现实中的行为。
(4)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其行为模式有所不同。皮亚杰把孩子的认知分为几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不同的认知阶段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针对不同的阶段,父母应该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父母将目光焦点落在一个阶段,甚至一个点上,必定会导致与孩子发展脱节,预期落差加大。
(5)孩子与外界接触的环境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接触不同的人物事件等,也就导致孩子受到影响,甚至在外与同龄孩子接触更能影响其行为。父母能充分认识到环境,并通过自身对孩子教育来维持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这点非常重要。
(6)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来到人间,让我们放远放高一点眼光,努力把他们飞翔的方向看得更清一点。
即使孩子带给我们惊喜,带给我们惊吓,我们可以欣慰,开心,因为我们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要老是被孩子戳中泪点或痛点,如果孩子言行总是戳到父母泪点或痛点,说明父母落后了,应该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