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他的电脑里,每个文件包都有门牌的样子:《摆渡人》0611,0612,0613……因为故事的存在,冰冷字符有了生命。《摆渡人》易稿又何止对外宣称的118次?刮骨疗毒也好,抽丝剥茧也罢,他说它是一场嘉年华,而自己是一个问往事要素材的作者。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如何摆渡曾经?以追忆,以纪念,那些虚构的花朵有着真实的香味。
他已有一年多没有接受采访了,“出道”多年他仍旧视许多活动为洪水猛兽,不习惯应付创作之外的生活。他新添了白发,“不是人过的日子”——他这样形容《摆渡人》剧本调整冲刺的三个月,岁月流动之下,甫一开拍时的好奇兴奋渐渐消弭,每一场创作都成了甘之如饴的自虐。剧本改了一百多稿,自己进了两次抢救室,第一支预告片终于面世,接着是第二支。
微博里态度各异的评论出炉了,张嘉佳是向来不介怀批评的,许多年之前他便摆明态度只对自己喜欢的人负责,他有他的智慧与精神洁癖,这个笔端有往事的男人,固执的很自我。”我的小说主角叫陈末,以我自己为原型。你们以为是‘沉默’,但其实是‘沉没’。我艰难的那几年确实沉没了,但是我现在浮上来了。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你可以绝望,但你绝对不能绝望下去。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2.
三年前的张嘉佳还不会拍电影,因为电影涉及的环节、工种太多了。当朋友建议他将小说改成剧本,请来的编辑却发现很多技术难题无法攻克:“你的小说只有你自己才能写成剧本。”有时候机缘的出现仅仅得益于一场宿命式的风云际会,比如张嘉佳遇见了王家卫,他成了手把手的教学先生。
《摆渡人》的筹备过程是那样后知后觉,最开始的时候,张嘉佳与王家卫讨论着哪些演员符合电影人设,进行到二分之一时才惊觉动用了那么多资源,梁朝伟、金城武……二十几位大卡司攒进一个局里,够拍四、五部电影了。
他曾说《摆渡人》是一部“想拍好,必须疯狂”的电影,于是整个剧组跟着疯狂。那段日子大家都在咬着牙跑马拉松,永远保持一个百米冲刺的速度,剧组频频出现伤员。张嘉佳是其中一个,因着接连几天不眠不休,积劳成疾进了抢救室,然而凌晨12点进去,两点半又继续回片场做片。无论是敝帚自珍的昨日重现,还是模糊回忆,重塑一个热闹的乐园,张嘉佳都怀有狂热的执念。“发疯不仅指工作的密度和强度,也有大量颠覆性的东西,而是无论梁朝伟还是金城武,陈奕迅,angelabay对于表演和个人都充满了颠覆性。”
3.
无论是作者、编剧还是导演张嘉佳,或许因为额角的白发,或许是因为轻快又沉重的语气,又或者是他饮醉后发布的散着酒气的几行微博,这个男人始终带着些许孤岛式疏离。
他的心底有座桃源,就像他惦念的普者黑,四面环山,阡陌交通,他疲于应付频繁催促的电话——甚至在采访过程中,他又多次不动声色按下拒接。如今的生活有些匆忙,有些失控,这是张嘉佳生存其中的浮世。而他也在这浮世里缅怀着他的往事,那些面目模糊的情节从不求共鸣,却引得一众读者由衷追随,大概,那也是每个人的往事吧。
对话张嘉佳
A:你曾说过电影是你唯一的梦想。如今您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摆渡人》冲击贺岁档,您有什么想对观众或读者说的么?
S:谈不上吧,一开始做的时候有很多兴奋好奇。王家卫导演说:“你去做《摆渡人》电影,有没有想过要对得起的你的读者?要知道有一两千万的人都是在你的小说陪伴中度过人生艰难的时光,将主人公视为精神支柱。”这也是我把整个拍摄过程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只希望拼命去做,问心无愧,希望大家看的时候不要有心理负担,如果能得到快乐和欣慰再好不过。我很努力,但是你不用在乎,只在乎我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就可以了。
A:《摆渡人》电影的制作阵容非常强大,男神梁朝伟、金城武联袂出演,值得一提的是由您的偶像王家卫担任监制。你们是如何达成这次合作的?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么?
S:筹备三年,拍摄一年,王导花了很长时间手把手教我,希望没有给老师丢脸,希望大家也给我一个机会,客观对待这部电影。我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反而容易形成偏见说贺岁片圈钱,大家从来没考虑电影完全从商业出发。第一,动用了那么多演员,成本达到3亿,回本很难,搭建演员资源时已经不考虑成本了。第二,时间成本十个月,又是普通电影的两倍,不亏钱已经是个浩大工程。我跟王导说梁朝伟是我最爱的演员,王导说那就用。
A:王家卫表示《摆渡人》“想拍好,必须发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你们是如何一起疯狂的?
S:整个拍摄过程没有时间概念,咬着牙跑马拉松,永远保持一个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好几天不睡觉,频频出现伤员,自己抢救室也进过两回了,不是说做的有多好,而是问心无愧。《摆渡人》是嘉年华,不是像赶庙会吵吵闹闹,热热闹闹,它是一个乐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爱的玩具。
A:你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作家、编剧、酒吧店主、导演,你觉得哪一个是你最喜欢的身份?写作和电影对您对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S:写字的人。写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写完之后,作为作品呈现出来已经脱离了作者。电影不一样,走第一步就是面对普罗大众的产品。电影的成就感大一些,小说会让你觉得这是生活。要负责的是喜欢你的人,既然不喜欢你,就让他去喜欢别的东西好了。
A:您曾说过“旅行不奢侈”,给我们分享一下您难忘或有趣的旅行故事吧。最近有旅行计划吗?下一站计划去哪里?
S:普者黑,四面全是山,会让我想起《桃花源记》。
A:你怎样理解“品质生活”?您如今过上了定义的品质生活吗?
S:物质条件永远无法回避,还有品位的问题,很多人不考虑美学,当然,品位也靠物质条件支撑。现在生活有点失控了,包括采访的时候,电话一直在催促。路演的时候编剧也要去,但对我而言是额外的负担,因为更喜欢把精力放在创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