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
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不仅与客观现实、人脑以及人的活动处于复杂的联系之中。
且本身又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三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自身又包含各不相同的心理要素。
2.系统式心理疗法:通过改变系统中各元素间的交流模式,从而实现改变系统机能活动的目标。
把来访者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把来访者不适应的心理与行为放到家庭关系以及更广阔的社会关系中去把握和理解。
3.物理学研究如何通过扰动一个非常小的节点,来恢复一个失功能的复杂系统,有一个两步走的策略:先是重建结构,然后激发。
拓展到心理干预方面:
•重建结构这一步,就是先要融入,在那个失功能的行为附近建立了很多新的联结。
•第二步是通过这一个点的激发带来连锁效应,激活整体状态,恢复系统功能。
4.通过一个具体的、微小的动作去实现激发的效果,还能增加对方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内在那么一点点的震荡,一旦触及了那个最小的、可觉知的改变点,就会激发出强烈的体验。
5.系统治疗的结尾干预:先做积极的评价,然后给建议,要来访者做一些事。
6.在一个稳态的系统里,有很多千丝万缕的力量维持着它的“不变”。提问者虽然想要一个建议,但也不是为了改变,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法改变。
要对抗这个稳态系统,就不能明着对抗,而是要顺着它,但把里面的逻辑转变一点。这是一种隐蔽的第二序的变化,目的是最终脱离第一序的惯性。
7.传统的沟通是不需要收到精准的反馈的,我们喜欢含蓄一点。所以大部分人就是在想象,想象着别人会怎么看,想象别人应该怎么看。
8.把观察藏到一个具体的动作里,求助者才会进入观察的状态。
9.要给对方一些新的东西,最好用他自己的原材料组织起来,减少“排异反应”。
干预有效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干预的体量特别小特别轻。
10.想象读者在用“批判阅读”或“阻抗阅读”的方式在阅读自己的文章。人家脑袋伸进来,脚还在门外,随时准备跑。
11.学习新的东西就代表着打破原来熟悉的东西,人们没那么容易想学新东西。
12.在关系层面上分析,保持自己不变,某种意义上是在保持自己的主动权和自主性。
一行精华:
系统式心理疗法:通过改变系统中各元素间的交流模式,从而实现改变系统机能活动的目标。
恢复一个失功能的复杂系统,有一个两步走的策略:先是重建结构,然后激发。
触动,反思,改变:
学习系统式心理疗法的作用,是让自己更了解心理系统各元素间相互影响的机制,从而对自己或他人的外显情绪或行为,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当自己处于异常情绪中的时候,当他人表现出异常行为的时候,能够尽早地意识到诱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很有可能这些认知或措施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让思维进入寻找诱因的过程,本身就有助于平复情绪,恢复理性。
知道这是有科学原理的,是有解的,即便自己目前不知道解法,也不会那么恐慌了,这就是学习的最大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