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安静看书的感觉。一想到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窗边的桌前,翻开自己喜欢看的书,阳光从窗户透进来照在书页上,静静的看一下午……好幸福的感觉!
可是回到现实,要工作,要照顾家人孩子,要处理人情世故等等,基本上没有独处的时间,整整一下午这么一大段的时间用来静静的看书是不可能的。只能用零碎的时间看书。因为是用零碎的时间看书,所以一本书很长时间很长时间都看不完。看不完就总会在心里想着它。于是,开始看一本书成了很大的事,长期看不完会成为我的心理负担。慢慢的,要开始就很难,需要很大的勇气。
最后终于读完了,感慨一句这本书真好,书里讲了很多很多有用的方法或者道理,多的自己都记不清楚。然后就一如既往的工作生活。
不管是专业书还是其他的书都是一样的感觉。慢慢的,读书成了我的心结,喜欢又害怕开始,甚至觉得读了白读。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看完了引子和第一章。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读书,但是读书却成了我的心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词:生存余力。生存余力=生存力量÷生存负载。那些消耗个人经历的事情就叫做“生存负载”,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生存力量包括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条件、个人能力和经验等等。
一个人想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生存余力。可是,工作、家庭、人情世故等等生存负载那么多,如果再没有家庭背景、人脉,个人能力不足、工作经验又少,生存力量就很小,就不会有多少生存余力。于是就没有精力、没有时间看书。
另外,搞错了学习主体。读完一本书,总觉得记不住,甚至有的看不懂,就会觉得白读了。看一本书既要看懂又要记住,这是以书为主题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知识型学习,但不是我们这种工作了的成人的学习方式。
正确的学习主体应该是我们这些学习者。阅读本身创造不了价值,理解和记住知识也创造不了价值,唯有我们把看来的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得出适用于我们自己的结论,并指导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才是创造价值。
所以读书重要的不是看懂和记住,而是能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第三个原因是没有明白看书的目的,总是把看不完当成负担,于是就看不下去。
我们看书不是为了看完一本书。一本书中有很多你能学的知识,但大多数是你不需要的知识。不是读的越多就用的越多。一整本书从头到尾读下来,基本上什么都不记得。不如只是阅读几个点,并且应用到生活中,更能够创造价值。而且,只要你在工作生活中运用了一点,那么这本书给你创造的价值就远远超过了它的书价。同时,看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原因找到了,怎么去解决呢?
读书难,是因为没时间、没精力,是因为看不懂、记不住,是因为看不下去,那我们这些职场人员想要通过读书来提升能力,就需要找到适合我们的读书方法论。
这个方法论需要具备三大特征: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用零碎时间就可以完成,轻松,愉快,有效;以学习者为核心,而不是以书或者培训师为核心;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和记忆。
拆书帮就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简单、轻松、高效的阅读方式提升能力。
拆书帮不需要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利用零碎的时间就可以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本书后面的内容会详细的介绍拆书帮的理论和方法。我会利用我的零碎时间一点一点的把这本书看完,并且会在我的简书里发文分享,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阅读雅正,让我们一起开启拆书帮的奇妙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