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六则。
1、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在这世间,吾道是不能行的了。我想乘木筏,飘浮到海外去,算只子路一人会和我同行吧!”子路听了大喜。先生说:“由呀!你真好勇过我,可惜我们没处去弄这些木材啊!”
傅佩荣注解
【译文】孔子说:“我的理想没有机会实行,干脆乘着木筏到海边去。跟随我的,大概就是由吧!”子路听了喜形于色。孔子说:“由啊!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适用的木材啊!”
这段话是孔子的感叹,因为孔子不是不愿意做官,而是没有人任用他。当时的百姓一定要文武双全,还要有人提拔,才有机会做官。孔子是杰出的人才,精通五经六艺,没有做官实在可惜,所以才会有感而发地说:“道不行,乘fu而浮于海”。
这里的“道”,就个人而言,是人生观或理想,亦即个人对于世间一切“应该如何”的体认。
孔子的理想没有机会实行,当然觉得遗憾。“浮于海”的目的是要远赴海外,就像后来孔子“欲居久夷”。无海外并不是做船夫、渔民,而是到一个比较落后、偏僻的地方。
傅佩荣:师生共赴理想的相惜之情
孔子想要离开鲁国这个当时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到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去。他认为去那些地方可以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人才,所以简陋不是问题。只要有君子在,就不嫌简陋。
孔子认为能够跟随他的只有子路,这对子路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肯定。“子路闻之,喜”,他大概是喜形于色,不然孔子怎么会马上提醒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呢?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面对着自己所倡导的礼乐教化等政治理想无法施行,孔子也有时难掩怅惘。于是感叹说,不如乘筏子出海去吧!在这个假设里,孔子认为,应该只有子路会和他一起去。子路听到这样的话之后,认为是老师对自己的赞许,所以应该是喜笑颜开非常高兴的。孔子眼看着子路有些沾沾自喜的状态,于是赶紧解释原因。"从我者其由与"这不意味着孔子对子路德行的极大赞扬,只是觉得子路的勇气很足。君子之德,仁义礼智信缺一不可。只是好勇,离君子境界还差着呢。
面对境遇的不平顺,再积极的人也会有偶尔的沮丧的吧。豁达乐观的东坡先生,在谪居的时候,面临着江水,也会写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寥落之语。所以孔子有时显露出怅惘之情,也是正常的,而且也只是一时的假想。在短暂的慨叹之外,孔子仍然积极地坚守他的理想和主张。子路并没有看清楚这只是一时的假想,而喜之不尽,所以夫子要赶紧点醒他,"无所取材"。现世没有可以造这样的筏子的材料,而且也不必要,还是继续为大道之行而努力吧!
4、弘丹学习心得
这段话读起来非常有意思,语言也很活泼,跟《论语》中其他的文章风格有所不同。读着这段文字,孔子与子路的形象穿越时空,犹如在眼前。
我读这段文字时,会疑惑:孔子为什么要乘桴浮于海呢?如果是为了“行道”,那他在鲁国也一样可以“行道”啊。
通过阅读钱穆老师和傅佩荣老师的注解,了解到,孔子乘桴浮于海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很多人当对现实不满时,会有逃避现实的想法,去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但是,此处孔子不是这样的想法。这段话要与后文想结合,孔子是想要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去“行道”。
为什么孔子想要离开鲁国这样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反而去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去呢?在八佾篇【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夷狄还知道有君主,不像周朝诸国连君主都没有了。”
“夷狄”,古代生活再中原地区的人以自己为文明开化者,称四方之族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诸夏”即周朝诸国,为华夏文明区。春秋期间,周朝曾经五年没有天子;鲁国曾经九年没有国君。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无君,必定大乱。
我们常常说:“礼失而求诸野”,“野”指比较落后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还保存着一些比较特殊的礼教。夷狄还知道有君主,不像周朝诸国连君主都没有了。
我想【3.5】或许是一种解释,“礼失而求诸野”,在文明程度比较到的鲁国“行道”不行,也许去比较落后偏僻的地方有可能可行。
但是这是孔子的一个想法而已。孔子这么多学生,他觉得只有子路会跟着他一起。子路听到这句话就很开心。其实,这句话孔子可能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子路却当真,所以孔子又点醒了他。
第一句是脱离现实的“乘桴浮于海”,而第二句又回到了现实“无所取材”,虚虚实实,对话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