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看了三哥的意见之后,我也是受益匪浅,就几个问题说一说我的想法。
我与朱灿(在此说明,我和他实现完全和解之前,我不认他为哥,中性称呼叫名)之间的恩怨情仇确实在一定程度受上一辈影响,而且跟老一辈相比,我们的事也并无突出。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上一辈每个人身上虽有大量缺点,却也不乏一些人性的闪光点,每遇大事或者生死考验的时候是可以看到一些兄弟之情的,而朱灿,我没有在他身上看到半点这种情分,是的,半点也没有。这并不是个人偏见,而是这么多年,需要见证兄弟情分的时候并不是一次两次,但每次他都完美的站在情义的对立面,绝非意外,而是根植于他骨子里的自私,寡情,无他。
一味的诉说他的过错也无新意,各位也听的乏味。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
从解决问题的态度入手。
本来我还在酝酿第三次反击,这只因为一个理由,我不要中国式的胜利,我要美苏式的胜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改观他骨子里对我的轻视,让他可以平视我们的关系。但从最理性的角度来说,我又不知如何面对我的嫂子,两个侄女,还有我的母亲。因为最终事情的发展我并不能完全掌控,由此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件事最终如何善后。
先讲一下我与他的现状,自2022年底以来,我与他再无半字交流。有几次不得不碰面也是各行其事,甚至在同一个微信群里都觉得不舒服。年初不得不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讲这个是说明现在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三哥讲放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难。因为我试过无数次,它已经是一个自动生成器,只要我的脑子稍空,它就在自动播放。三哥说我们底层人机会有限,如果把精力都耗散在与事业无关的事情上,这辈子很难翻身,我也深表认可。但是,可能每个人情况有异,我觉着我要不从根源上把这个压在我心头的巨石真正的移开,我几乎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我的事业当中。
因此,我决定,必须首先把这个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我才能轻装上阵的去干我的事业。在此也是恳请诸位帮忙。
我的想法是,先由三哥牵头,跟他私下接触,看他意愿如何,顺利的话我们组建一个线上家族群,线上探讨解决。这样一来避免见面的尴尬,二来节约时间空间,三来只打字证据充分,不怕胡搅蛮缠。然后定几条规矩纪律,不骂脏话,不人身攻击,讲的每一条都必须是事实,结论必须有事实依据,以三哥为家族长,并身兼裁判长的职责拥有绝对权威。静姐兼副裁判长。然后各亲朋为见证人。
看三哥静姐意下如何。
最后我再就三哥提到的孝顺一事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三哥说最大的孝顺就是不让父母操心。我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国人讲孝顺,西方人讲感恩。我其实更倾向于感恩,因为感恩是发自内心。而孝顺似乎有枷锁的味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但孝跟顺是两个概念。先说顺,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且不说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我们跟父母在观念,理念,价值观等诸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来说,一味去顺从是肯定做不到的,也是不正确的。
不是抬杠哈,以三哥为例。
回到十二年前,三哥执意要辞职创业,我想就二伯二妈的态度而言,他们是肯定不同意的,因为那时候看,风险是远大于收益的。而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二伯二妈内心肯定一千个意愿是让三哥继续去上班,但是三哥有否顺从他们的意愿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但也正是三哥的坚持,不顺,才创下今天的基业。因此顺是肯定不行的。
再来讲孝,我深刻认同一句话;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简而言之,孝讲的是心,不是行。如果以从父母是否操心的角度来讲,那么,朱灿可比我有孝心的多。因为父母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否成家立业,另一个是否生活稳定,这两点朱灿都比我做的要好,这是事实。而这两点我一时又无法做到,先说成家,我的情况摆在这里,而且就我对婚姻的理解注定我不愿意将就,现实情况不要说将就,就是将就的资格都没有。再说生活稳定,母亲希望我能进厂本本分分上班,我的个人意愿也是十二万分不甘。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要冒风险,生活自然就无法稳定,这是肯定的。而且,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能否成功也取决于一定的运气。实在不完全是人力所能控。
综上所述,要我承认朱灿比我有孝,我 不认同。孝是存于心的,是日常的点点滴滴,心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有阅历的人也能观察到。
最后,三哥讲的不干涉他人因果,亦不让他人因果过度影响到自己。这一点我很认同。早几年就接触到这种思想,虽认可,但作为普通人,实在难以在生活中贯彻这一思想,是我修行不够,也间接说明三哥的境界远在我之上,往后定当潜心学习,提升个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