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孩子的人生选择权、安全感和价值感。
每个人都要自我修炼慈悲心、感恩心、谦卑心。把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听别人的故事,我也在反观自我,疗愈自己,赋能自己。
学会用正向思维模式,不要用灾难性的句式,应该用积极的、赋能的句式。比方说用“尽管……不过……”的句式来代替比如“虽然……但是……”句式。我们可以这样在心里说:“尽管孩子还没有恢复,没有上学,不过他的状况越来越好。在我这样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妈妈的带领下,和这么一位勇敢有力量的爸爸的支持下,我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要用正面的动机来训练自己的认知。用积极的话语为自己提升能量,植入更多的心理营养。孩子有自卑,自责,缺乏正向信息。我们就要向孩子植入正向信息,将负面的观念转化成正面的思维。我们拥有看到孩子正面动机的能力,可以帮助他改写负面认知和负面思维的能力。
家长把每次的担忧转变成祝愿,把“万一……”这种灾难性思维化解成祝福。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赞美孩子,感谢孩子。对着镜子或在自己心里对自己说积极正向的话。比方说:我的孩子很优秀。他有自我疗愈的能力,他一定会怎么怎么样,他将来可以怎么怎么样。也可以说我很优秀,我可以怎么怎么样,我一定会怎么怎么样。给自己赋能,赞美自己了不起。失败或失望时,可以用这样的句式,“……都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
学会与负面情绪共处,负面情绪会来也会走,不强制压抑,也不强迫对抗。孩子在复学之前都有恐惧、焦虑,可以让他们边怕边做。恐惧就恐惧,让其存在,焦虑就焦虑,让其存在。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也有恐惧,妈妈也有焦虑,但是妈妈在工作状态中,慢慢就会淡定下来。不是所有的力量聚集齐了全了才行动,而是在面对恐惧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生活学习和工作。行动起来就发现事实上没有那么困难。妈妈一定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
对于想提前复学的孩子,美静老师建议家长先找到提前复学的文件。在办理复学的过程中,不必和孩子具体说详细的情况,办好了再跟孩子谈。
孩子愿意去,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怎样去适应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生活。也可以先办借读,复学时间到了再办学籍。在复学的初期,作业都可以不做,不要因作业产生压力。可以跟孩子表达“你做作业的愿望,很棒。如果体力不够,我们可以帮你,你可以不做。”
我们复学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校园生活,团体生活。恢复社会功能才是最重要的。
赋予孩子的人生选择权、安全感和价值感。
孩子追求完美,就容易自卑、退缩、抑郁。孩子的价值观,对学习的态度,对人生的认识,都来自家长。家长要发自内心的放下期待,完全接纳。孩子上学和不上学,做作业和不做作业都不重要,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才最重要。
我们止语就是对孩子减少伤害,给他独立的时间空间。能够做到止损就是不打骂孩子,不指责孩子,允许不同的生命状态,不控制他,祝福他,敬畏每一个生命!
在孩子遇到烦恼的时候,妈妈把想法表达出来。妈妈可以这么对孩子说:“妈妈的看法只代表妈妈的观点,选择权和决策权要由你来做。”
提高孩子的价值感,我们可以经常请教孩子。提高孩子的价值感,我们还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不关心别人的看法,也不管世界上其他人怎么样,妈妈只关心孩子你的想法,你的观点。”
在家庭的关系,交流中会出现“情感隔离”。情感隔离就是家庭中的每个人各说各的,没有连接到其他家人的思想。
我们在工作中与其他人打交道时也会这样。自己心里认为给出爱和关怀了,可是往往我们给出的并不是他人需求的。我们家长给的,可能就是孩子不需要的。
而他想要的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听见,没有人懂。
当孩子挑剔指责,批评爸爸妈妈时,可以顺着他说,“孩子,你说的对,谢谢你指出来。这么一说出来,我才发现,我太没有美感了。你能教我怎么样提高审美吗?”
父母自己做到快乐幸福,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爱。父母也要活好自己的人生,夫妻二人世界的这种幸福的生活,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得到。
爸爸妈妈的价值观、活着的意义,要通过爸爸妈妈的行动做出来给孩子看。
家长为孩子提议做有意义的事情,孩子可能会去做,也可能暂时不去做,是思考之后可能会去做,但是这种指导和鼓励是建立在亲子关系要有很好的基础上。
可以开家庭会议来讨论和解决一些问题,家长话不要太多,把期待和想法表达出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公益的事情,找到自我价值感。也可以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运动,可以增加多巴胺,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团体的半马跑步或徒步,或其他的公益活动,找到存在感归属感。
孩子说有社恐,可能存在两个原因:一、孩子在家待的时间长,不愿意出去,不适应外面的生活;二、孩子不愿意参加活动,不感兴趣,缺乏动力。在孩子这种表达的时候,家长不必焦虑,可以逐渐带动孩子出去玩或旅游或吃饭。
孩子不出去,家长自己出去满足自己的喜好。家长让自己先高兴起来,也要给自己增加心理营养,要给自己价值感。
在孩子学习方面,可以给孩子上轻松课。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作业不想做就不做,做不完就做不完,中考其实也不难,只要考基础知识。老师说得吓人,只是给学生压力以增加动力,让大家努力而已,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
孩子向家长抱怨、发脾气、攻击父母的时候,那是孩子太缺乏爱,在呼唤爱,在渴求被认可。要求得到安全感、价值感。我们家长无条件接纳,就会给孩子心理营养,增加他的安全感。孩子能够发泄出来,比憋在心里向内自我攻击要好得多。
爸爸妈妈要接住孩子的情绪,但是也要立一个规则,孩子可以批评、指责父母,但是不能动手打父母。家长可以跟孩子这么说,“妈妈看到你的痛苦,妈妈非常心疼你,但是打妈妈,妈妈也会疼。”
每个人都要自我修炼慈悲心、感恩心、谦卑心。我们要以慈悲为怀,心有悲悯怜爱,眼睛是温柔的,看到的都是真善美,随之就会生出感恩心,谦卑心。
心中常怀感恩,感恩遇见的所有人,有人来成全我们,有人来救度我们,我们用宽容的心去接纳,少做评判,谦卑心自然也就来了。
每个人生来具有佛性,佛性就是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的感受,被触动到了就有了回应。
觉悟就是回归到最本真的婴儿时期的纯净状态。我们本自具足佛性和觉悟,但是活着活着就忘了丢了,我们的烦恼就随之而来了,当我们面对批评和指责时,不必耿耿于怀。
如果对方的批评指责是对的,我们改正,如果指责得不对,我们可以不在意这些不正确的错误评判。
我们在生活中要修炼内心,要让自己有包容、有情怀。
时刻觉察内心,我们的起心动念会带来不一样的行为和结果。
要用慈悲的心去观照世界,关照周围,而不是用一颗傲慢的、自以为是的心去看、去评价。
人生漫漫,我们要一直走在自我觉察和自我修炼的路上。
爱自己的修炼,就是不向别人证明,向自我证明,到最后不用证明。——证明或不证明都好,爱自己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