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父母都受不了孩子哭。
孩子不哭的时候和孩子玩的超级开心欢笑不断,孩子一哭,立马心烦意乱百爪挠心,孩子哭起来没完,大人更是几近抓狂。
在我们家也一样。
在我家,最不能忍受甜妞哭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爷爷。
沉默寡言的硬汉型爸爸对甜妞很宠溺,平时和甜妞玩时,骑脖子坐大马各种腻歪捣乱都没有问题,可是,甜妞一哭,不管什么原因,爸爸都会立马严肃阻止,而且一旦阻止无效,爸爸总是忍不住逃开。
爷爷更是夸张。军人出生的爷爷信奉“哭是最没用的懦夫行为”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与甜妞相处的点滴生活中。同样不管什么原因,甜妞一哭,爷爷也是第一时间喝止,还把不让哭的理由上升到新的高度,比如说“哭鼻子就是胆小鬼,小气鬼”等等。
好长时间以来,对于家里的两位男人对两三岁甜妞的哭做出的这些反应我并没有很在意。
因为,我也觉得,孩子哭,确实让人心情不爽懊恼沮丧,忍不住制止很正常。
可是,最近甜妞的表现却让我意识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爸爸不小心弄乱了美人鱼公主的“小床”,甜妞哭了,爸爸解释制止讲道理,统统没用,反而越哭越伤心,直到爸爸逃开,甜妞扭了脸嚎啕大哭。
积木塔好了又倒了,甜妞哭了,爷爷走过来喝止,还明确告诉甜妞不做娇气包,可是,甜妞不但不听还气的让爷爷“走开”,然后自顾自哭个没完。
我慢慢发现,好像好多次都是甜妞哭了,爸爸和爷爷越阻止讲道理说规矩,甜妞哭的越厉害越伤心。
更严重的是,一开始甜妞嘴里还说说自己伤心难过的事,慢慢的,甜妞什么都不愿意说了,只是一味的哭。
我当然不希望孩子哭,但是,如果阻止孩子哭效果微乎其微,还让孩子不再愿意表达倾诉,给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我宁愿不阻止。
忍不住思索,孩子为什么会哭,又为什么会一直哭,孩子哭了父母该如何引导,父母到底该如何看待孩子哭泣这件事情。
想来想去,除了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要求把哭当作手段我们无需理会以外,
孩子哭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种:
一是因为受了伤害,包括碰疼或被训斥。比如,摔倒了,碰疼了,被大人批评了等等。
二是因为受到挫折,感受到沮丧和无助。比如,因为动手能力跟不上想象力的要求,孩子做不到想象中的事或做事达不到想象中的效果,孩子就会感受受挫,并因为受到挫折而哭泣。因为画不好画搭不好积木哭泣都属于这一类。
三是因为感到害怕,内心感到恐惧。比如去医院,做噩梦,打预防针等让孩子感到害怕的事,孩子都有可能大声哭泣。
这三种情况,都是孩子受到了伤害受到挫折感到恐惧后,用哭来倾诉表达和寻求理解安慰。
想象一下,在他很伤心难过或者害怕无助的时候,一个至亲的人,和他说“不许哭,多大点事”、“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甚至告诉他“因为这么一件小事你哭就是娇气包”,孩子听了,内心世界会是怎样的压抑和委屈。
孩子不会说或者是表达不出来,但是简单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极其难过的。
“这哪里是小事,让我伤心流泪的事明明是一件大事啊,那就是我当时的全世界啊。”
“我的伤心难过害怕恐惧,你们统统不理解!”
“你们不理解我,更不安慰我帮助我!”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挫折中感受自己并非全能;从感受伤害与疼痛中体验自身的脆弱;从面对恐惧中接受世界的复杂。
而这些生活给予的痛苦礼物,才是孩子锻炼抗挫能力,建立安全感,获得强大内心的开始。
但是,这些经历本身并不必然带来成长让孩子心智健康内心充盈。
真正能让孩子从这些经历中受益的是:当他们经历这样的时候父母给予了足够的理解接纳和帮助。
一味的制止孩子用哭泣来倾诉和表达,制止孩子示弱,只能让孩子将脆弱与无助深藏于心,然后穷尽一生与之厮杀。
即使成年后展示的是一种强势的姿态,也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而绝非真正的内心强大。
哭,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
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婴儿期我们用哭来锻炼自己的肺活量,幼儿期我们用哭来寻求帮助,成年后我们用哭来释放情绪表达情感,我们从未停止哭泣。
哭,真的不是弱者的专利,而是更接近我们的本质:与这个操蛋的世界不断抗争,然后不断强大。
我们还用哭泣来缓解紧张,释放压力,保护心灵。
心理学家克皮尔曾经做过一个研究,比较健康组和患病组(全部是溃疡病和结肠炎这两种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的疾病)两组人员的哭泣次数发现,健康组哭的次数多于患病组。
克皮尔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人们在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泪眼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缓解了紧张情绪。
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和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调查发现发现:情绪导致的眼泪和因为洋葱和风沙刺激流出的眼泪成分不同。他们都认为:人在悲伤时流出的眼泪有益于健康。
甚至有一位美国人写过一本说《用眼泪治疗》来讲述哭泣对我们的帮助。
看看,自然进化留存给我们人类哭泣的能力是要帮助我们更有勇气与世界抗争。
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做的真的不是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更不是粗暴的制止他。
而是接受孩子的哭泣,轻轻的擦拭他的眼泪并告诉他:“宝贝,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受,就哭会儿吧!”
神奇的是,后来每次当甜妞哭泣的时候,只要我用上面的办法轻轻的抱着她,亲着她的小脸蛋告诉她“想哭就哭会儿吧”,甜妞就会很快停下来,并很快的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中。像以前一样,甜妞哭——爷爷爸爸制止——甜妞再哭这样的恶性循行再也没有发生过。
感受孩子的无助,理解孩子的委屈,接纳孩子的软弱,对孩子所有的情绪尽最大可能的感同身受。这样的“共情”才是父母面对孩子的哭泣真正该做的事。
而教导,也必然是建立“共情”的基础之上。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哭泣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除了会感到厌倦与焦躁以外,还常常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我们总会觉得,生活在用孩子的哭声告诉我们:拥有一个爱哭闹的孩子是因为为人父母的无能。
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其实孩子的哭闹会让父母处于一种特别的状态,让许多家长怀疑他们为人父母的能力。
这或许才是我们一听到孩子哭泣就心烦意乱百爪挠心的根本原因。
而我们阻止孩子哭泣,剥夺孩子哭泣的权利,也只是潜意识里为了满足“好妈妈好爸爸”的体验,并不是出于对孩子的考虑。
可是,幸福的人生不是全是笑脸,而是哭过笑过感受到内心充盈生命丰富。
有意义的童年也不是没有哭泣,而是在哭泣中成长。
好爸爸好妈妈也并不是带出来的孩子不哭泣,而是在孩子最脆弱的哭泣的时候,给予他充足的接纳和爱,帮助他变得强大。
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哭泣的时候,请放轻松,请一定调整好情绪,然后轻轻的拥抱住那个伤心的孩子并温柔的告诉他:
“孩子,想哭就哭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