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告诉你一件更有意思的事,那就是迷案…… 把椅子拉过来,然后我们再配上一杯小酒……”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一本来自古典推理黄金时代谢牧人爱德华.霍克的《不可能犯罪诊断书》,书中讲述了12起多重反转的案件,12个匪夷所思的犯罪现场,以及心思缜密的嫌疑人,让人在看书之余,不得不惊呼,原来你才是那个人……
年轻的萨姆.霍桑医生来到诺斯蒙特镇工作,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他也遇见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案件。原本平静的小镇中,其实却有着很多不平静的故事,只不过,等着人们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和霍桑医生一起来听一听那些年他经历过的那些悬案。50多年来,在很多美国人的心中,萨姆.霍桑就是他们心中的福尔摩斯。
01 贪
每次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总会觉得,是不是“只要有名侦探在的地方,命案就会特别多”,不管是《福尔摩斯》,还是《名侦探柯南》,又或者是爱德华.霍克笔下的《不可能犯罪诊断书》。
对于读者而言,我们更重要的是,应该是去思考,每一起命案背后暗示的人性。
佛家常说,世人戒不掉的就是贪嗔痴,而有的时候,错误的出现便是因为这三者的原因,甚至于在失控的情况之下,酿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所谓“贪”,大概就是人性中的贪婪成分。贪名,贪利,贪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一切。因为贪婪,所以会激发起人们想要得到的心理。可是,他们却始终忽略了得到的前提是付出。
比如,那个《列车谋杀案》的故事,商人的律师被杀害在行驶的列车上,车厢是上锁的单人车厢,而保险柜里那些贵重珠宝却不翼而飞了……
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我只能感慨地说,书中每一位出现的人,都不是白出现的。甚至于,我也是到了这个故事的最后才明白了,原来那个最不可能的人其实就是凶手。
原本是两个人的合谋,想要盗取富商转运的珠宝,结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大概是出于人性中的那些,与其两个人分享,不如一个人独享的思维,所以把伙伴给杀害了。
又比如《校舍绑架案》,为了五万美金的赎金,一起绑架案就这样悄然发生了……
那些事后觉得不可能甚至不值得的案件里,很多时候就是人性中的一时贪念,也因为这样,才酿成了大错。
02 嗔
造成一起又一起案件的,除了人性中的贪,还有我们人性中的嗔。这个“嗔”是佛家语言,翻译成白话文可以理解为,过分地执着。
《老磨坊谋杀案》里的那位消失的作家,一开始人们把目标锁定在那间老磨坊的少主人身上,因为他不想去继承家业,所以他希望作家可以继续租住他们家的老磨坊。
这样一来,他既可以逃避现实,又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当人们发现老磨坊火灾的时候,第一个念头便是,他做的。
一切看着合乎逻辑,也言之凿凿。然而经过测谎之后发现,并不是他。故事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所以,那箱消失的书稿便落入大家的眼中。一番侦察之后才发现,原来,作家在半年前就已经被越狱的逃犯杀害了。逃犯想借着他的身份继续生存,不想就这样在监狱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所以便动了这样的念头,于是……
转念一想,如果越狱者真的想活,想要继续享受生命的美好,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努力地减刑等,然而他选择的确实比较极端的方式。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不正确的选择带来的肯定是不正确的结果。
03 痴
除了贪与嗔,还有便是痴。这方面的情感大多出现在男女之间。比如爱而不得,类似的故事便发生在《廊桥谜案》的故事里。
一辆在雪天驾驶的马车,却在经过廊桥之后便不曾出来了。这一切不禁让人想到了灵异事件。然而,这里面有着男主角想要对大家开的玩笑,也有着凶手借此杀人的谋划。这一切确实从男主角的未婚妻开始的。
对于凶手而言,他也喜欢男主角的未婚妻,然而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可是他的心中依旧是念念不忘的。
男主角想借着悬疑小说的情节戏弄一下所有人,所以在那段消失的廊桥中,故事的情节就发生了改变。从此真的是天人永隔了。
当你认真地把书籍看完之后,你也会感慨人生的很多变数。很多时候,是意外,也有一些则是因为人为的因素。那些看着好像不可能的犯罪,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只是,当我们继续探究下去,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人性的很多面。而其中,有一些让人觉得可怕。
所幸,纸包不住火,所有的黑暗终究都会褪去。那些不可能的犯罪都可以被人发现,那些离开的人并不会成为没有名字的消失者,这能不能理解成也是一种慰藉。
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和霍桑一起来听听,那些年他经历过的那些悬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