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人们的体力劳动跟不上精神世界时,便会开始思考人生价值,且时感人生的无意义性,如梦幻影般的泡沫感,如此,人们便对于那些恒定存在的事物总是存在着美好幻想,故,什么是永恒呢?
永恒,一个很难界定的状态。或许可以从社会集体层面、个人层面进行理解。
一个事物能够恒久流传,他一定是具备着某种特质,或者说是拥有某种意义属性,例如书籍,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凝结着古人毕生的智慧,能让无数后人穿越时间的壁垒与前人进行灵魂的碰撞,思想的启迪,例如画作、书法,这是古人对于美的追求,或是对于社会的描刻,总而言之,社会集体性的永恒是具有普适性的,他的价值不仅仅满足于部分人群的需求,而是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
如此便会产生疑惑?个人层面的永恒又如何理解呢?
以前,我总会认为人就像一棵树,不断地生长,壮大,直到枝繁叶茂,直至成材,但,人好像更像树上的一片叶子,经历春的懵懂朝气,夏的热烈似火,秋的萧瑟冷清,到了冬,大概就结束了一生。用老庄“万物归一”的理解就是,人如同世间的花草树木一样,都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态,经历暑寒荣枯。所以作为人,不可能抵御万事万物的规律变化,逃脱不了世间万物的宿命,所以从人的层面去追求世俗层面的永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荒诞、无稽之谈。
但作为人,他的独特性在于其思想。每一个思想意识出现的瞬间,就是永恒的存在,因为他的转瞬即逝,才显得格外珍贵,逝去即为永恒。人是无数个瞬间的堆砌,是思想意识的引导,只有活在当下的每一个瞬间,作为人的特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得到绽放。那便是享乐主义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问题“如果让你选,你会做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大部分的人会选择痛苦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作为智者,他当然明白生命的无常,当然会明白什么都不去思考,或许他会活的更快乐,但他依然选择痛苦地活着,为人类的进步殚精竭虑。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苏格拉底,他的永恒,在于他对于自我意识的选择。
但,大多数并不会拥有苏格拉底对于人世间的怜悯,所以,很大程度上,一个人一旦理解了生命的无意义性,他便能活的更加通透,更加快乐,他深刻地明白凭借一己之力完全无法抗衡命运、环境带给他的折磨,于是,他便在瞬间得到灵魂的解脱,从对于外物的追求,转向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他甚至不再追求快乐,他只把平静的心理状态作为自我成长的要求,而这样的他,内心深处自然而然,便会生出由衷的幸福和快乐。
人,终究会颤颤巍巍地,从一棵树上飘落下来。那些飘零的过往足迹,闪烁的思想,便随着时间河流,成为永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