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选官之制古来有之、鼎故革新。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鲜明地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有效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切实让担当有为者有位、消极无为者失位,使广大干部知所趋赴、有所敬畏。
令能者上,就是要聚焦“落实力”,打破“天花板”。“水不激不扬,人不激不奋。”给予善抓落实的干部更多关注,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一环和重要保障。新形势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能否把握时代“转折点”关键在于干部能否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及有目共睹的突出业绩。一些干部思想闭塞、执行力不强,战斗力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遇到困难绕道走,最终怠误发展时机。《干部任用条例》指出严格工作程序,及时对不适宜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释放出注重实绩、注重落实力的鲜明导向;释放出促进干部积极作为、奋进奋发的强烈信号。要进一步加强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表现突出,实绩出色,长期在艰苦一线实干苦干的干部选拔交流力度,保证其在合理范围内大胆使用,给予施展空间,突破成长界限,让善作为、敢担当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形成良好的用人“风向标”。
令庸者下,就是要树正“功劳观”,震撼“铁交椅”。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反观一些干部在改革的“深水区”中习惯躲在法定时限、最低标准背后;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诿扯皮就决不跨前一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一种自我革命、自我超越的勇气和决心,是对政绩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的一种认识偏差。《干部任用条例》意义在于畅通能上能下机制,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冲破“铁饭碗”“铁交椅”藩篱,态度坚决地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有效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各地应坚持全方位、经常性、近距离识别干部、培育干部,对各类不适宜、不适应岗位的干部,科学有效地采取调离、改非领导职务等方式,让问责追责、治庸治懒、能上能下相互结合挂钩,倒逼干部增强进取意识、危机意识,形成人心思进的良好干事氛围。
令劣者汰,就是要善察“两面派”,坚决“撤位子”。日前,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畅通能上能下渠道,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一方面,在于能把好干部及时选出来,把敢于担当作为者用起来,另一方面就是把那些表面信仰马列,背后迷信“大师”;表面五湖四海,背后拉帮结派的干部;表面言听计从,背后另搞一套的“政治不过关”的“两面人”隔离在墙外,坚决防止“劣质品”腐化滋生蔓延;对那些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插手项目工程建设、违规任用干部等破坏党内民主集中制度行为的“害群之马”及时甄别,视具体情节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思想滑坡、行为不端的干部心存戒惧、心有余悸,做到廉洁用权,从而营造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从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