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澜壮阔到波澜不惊,温婉情怀。以下是记录的文字:
我一生对文学的喜爱是得利于我那没有受过中学教育的母亲
母亲,她把那塞外小镇、无法言说的寂寞人生化作许多故事,给我童年至终生的启发。有些是温柔的盼望与悲伤。
母亲从小对我们说:你们要是不懂得读书你爸爸就不要你们了。。我从小就懂得忧愁,睡觉也总不安稳
父亲上诗墅三年,受的英式教育,绅士彬彬有礼,基督,,使他从小就思考心灵的问题:人生在世到底为何。
后面又去了日本高校读书。他在此三年,打好一生的阅读基础,最初常去教会,读些基督教的书。但无法得到满足,竟然读哲学书籍。老师引导他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书。。
日积月累他从一个聪敏多动的少年长成一个深思单独的青年。
22岁父亲追随堂哥的脚步,到德国柏林留学,读哲学经济学 历史哲学派,再由经济学分析社会主义的问题。
回去办教育,我美丽苍茫的故乡啊
26岁人生的一个挫折
1928年到1937年,被称为黄金十年
我少时住疗养院的那年,读书成了消遣,最后读书的习惯也成为终生的习惯。这大约是因祸得终生之福吧。(把看书的习惯看得这么重要)
——黄丹 201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