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健康是第一的。”
“现在我要求孩子们必须每天运动。”
“读死书没有用,好多书呆子。”
、、、、、、
背景
前两天,我跟一位老友聊天,他爷爷解放前是高官,可惜很早离开了人世,留下孤儿寡母。他父亲在他大概上初中的时候也意外身亡。是他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在老家,大山里头艰难生活。因此他自小家里特别贫困。他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吃遍了山里孩子能吃的所有苦。
他从大山走出来,读小学上初中高中读中专,然后出来打工。前2年也很迷茫,后期选择去了一家电脑软件培训公司上班,作为软件工程师,历练到了敢于去外面应聘工作的水平。然后就从中部地区,南下打工。他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了10年,包吃包住,但工资一直很低。后来,他离职了。当时生活也很困顿,他差点转行做了餐饮。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做了本行,继续搞他熟悉的软件,他重新研发他熟悉的细分行业的软件,并且产品化,前后申请了一系列专利。
他一边优化产品,一边提着一个笔记本,带着几张光盘和配套秘钥。一家一家的推荐自己的产品。全国各地,哪里有客户就去哪里出差。
那个时候,他来我们所在的城市出差,我们一起吃饭聊天时。他说,自己在南方遇到过抢劫的,是抢他的笔记本电脑,他拼了命的拉住没松手,因为里面是他的源代码,他没有备份。那次回家后,感觉买了备份工具。他老婆每每想起这事,都很后怕,万一抢劫犯谋财不成而害命,那后果真不堪设想。责怪他不该不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他自己想起来也是很后怕。我们都为他捏把汗。但是,他说当时他真没有想那么多。
他那个时候,每卖出一套他研发出来的产品,可以拿到10万元,产品交付主要是一张光盘一个秘钥,以及安装配置和培训;服务是终身免费维护。实际上,除非系统升级,基本不用维护。他个性化产品做得好。毕竟前面在这个细分行业专注的做了10年了。而且,那个年代,软件系统是降本增效的大热门,尤其是某些极其专业的细分行业,一套像他产品这样的进口软件,算上维护费用,可能要几十上百万。他的价格优势很大。
再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十几年前,公司虽然没几个人,但已年入千万了。
因为是老朋友,这次跟他的交流仍然很畅快,也很坦诚。谈话中,他阐述了一个道理,是我们在互动中无意中讲出来的。我觉得很值得我们思考。
你有没有想过:跟我们差不多同时代的同学们,起步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几十年后,差距如此巨大?
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成长的速度和机遇不一样。
可是,可以说,每个人手里有过个好机遇。为什么只有他牢牢抓住了呢?
跟他的谈话
相对我们来说,他现在肯定算一个成功人士。从他的谈话中,你能悟到什么呢?或者对我们是否有些启发?
他说到:读书读得好,不代表工程解决能力强。
他本人也是理工人才。一直很关心国家大事和民事民生,喜欢读书看报,喜欢跟同学讨论,数学非常好。上初中高中中专都是如此。成绩一直头部。
”“我是问题没有解决,我晚上睡觉都在想,一定要把它搞定的。我搞不定的,我就请别人给思路、给方向”。“反正自己能搞定就自己搞定,自己搞不定,就借助外部力量,反正要把它搞好。很牛的砸钱都要把它搞出来,这就是逻辑。”
我说:“这应该就是你成功的秘密。”
他说:“”跟TOP5大学的博士们接触多了,感觉他们缺少这种东西,缺少这种韧劲。这种一定要把它搞好的那种。我感觉好多人都缺这个。”“好多人都是,差不多就行啦”
他说:“这么多年,感觉人是多维度的。读书这个是一个方面,然后还有出了社会之后,这种做事的专注度。这种坚韧不拔的这个精神,这些挺重要的,我感觉。”
他说:“还有,这人要比较正直,不能太投机取巧了。可以有一点点投机,但是人还是要坚持走正道。有些人性格里面没有这个东西,我遇到很多人,他没有这个。他人很聪明很灵活,但是他没有这个东西。所以他有时候就是可能机会好的话,挣了点钱,到后面又又又亏了,那赚了钱就返回去了。”
他说:“他们心不定,是因为他总认为别的地方能投机,能搞到钱,或者说能有更好的出路。他就是偷。飘飘不定,是这样的。他不能定下去。有些人就是天生就定不下来,他很聪明的,他说她定不下来。”“有人天生是这样子的,你没办法,他读书很厉害。你指定给他学5门课,他能搞的很好。但是,社会他要面对很多诱惑或者很多这种东西的时候,他就在选择上这一块,他就是选不了。他选择了,左右摇摆。做选择这也是一种能力的。”
他说:“还有很多人在面对重大机遇的时候,他不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他思维打不开,或者认知不够啊。这个我觉得因素很多。”
他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就是选择。你选什么东西,你选择要不要做,要不要做这个,要不要做那一个,要不要做那一行,你需要不需要改行。这个选择是要大于努力的。”
他说:”但是对于那种掌握了社会资源的这种有权利的人,他不存在这个问题这种东西。人家祖宗打下的江山,他就做江山就好了。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没有权势的人来讲,就是选择的能力很重要。历史剧中,刘邦他就很会选。下面的谋层给的方案一、二、三,他就能选到一个很好的方案。他的这个选择能力很强。
这个选择能力也是基于他的一个认知,对于事物的认知。当大老板就是这个认知要很厉害。
“然后带团队,也能改变自己。会变得有包容度。”
他说:“一个人的性格也是可以改的,什么都可以改变的,没有改不了的东西。这是改变自己很难的,花了好长时间才改过来。也是骨子里的一种性格,很难改,但是也可以改的,时间要长一点。”“有人天生就是很好的包容度,能够协调各方的这种能力,我就没有这个。
他说:“我是后天慢慢练,也可以了,有包容度了。感觉我刚开始时就是个傻子。”
总结
从跟他的聊天中,也能看出来。他抓住了机遇,而且抓的牢牢的。
专注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也不纠结不内耗,就是行动,就是去干。自己不会的就学习,自学不会的,就请比自己厉害的人帮忙。最终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解决它。一步一步的,就这样走到了今天。
用他的话说,普通人的成长之路,与其说专业能力重要,还不如说选择更重要。选择的背后,是认知,是格局,是坚守正道。
方向定了,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做下去,更容易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