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T在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C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
然而,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在适时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而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是,保护他的兴趣和意愿,等他到合适的阶段!所谓的三分教,七分等也是这个道理。
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不一样,比如说身高,有的前期增长快,有的青春期才突飞猛进。家长们往往能接受孩子身高长的慢一点,也能接受孩子的长的不是那么漂亮,却唯独接受孩子成绩不好这件事非常困难。其实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就是晚一点,如果家长和老师能稍微等等,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可能孩子的发展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三年前我教过一位学生,他是一个非京户的小个子四川男孩。
他很调皮,经常在班里制造各种笑料,也是课堂上捣乱的核心人物。因此,几个任课老师都不喜欢他,但有三个老师对他情有独钟。
数学老师待他如珍宝,因为他聪(zhi)明(xue)好(shu)学(xue),数学时不时的考个第一,而且上数学课从不捣乱。
他也是班主任的小冤家,班主任每天为他欢喜为他忧。这个孩子之所以获得老班青睐,是因为他非常有责任心。他担任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卫生。自入学后,他每天都是检查完卫生后,确认大家都走了自己才锁门离开,且从不糊弄。
有时遇到逃值日的主儿,他就亲力亲为做完所有值日;他1米5的个子,却每天抢着承包擦黑板的活儿。试问哪个班主任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呢?
当然,我的英语课便成了他各种调皮捣蛋技能综合发挥效力的斗闹场。
按说我有充分的理由去讨厌这个孩子,因为他不仅捣乱,英语成绩也是班里倒数第一;连他自己都觉得我要是不讨厌他,世界就没天理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英语课捣乱是因为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闲着也无聊,就制造点兴奋罢了。小学跟英语和英语老师有着“血海深仇”,想着上初中也就那么回事。
话说遇到这样的孩子真是对老师耐心和信心的很大挑战。
他对英语有很深的自卑感和极度的挫败感,他在英语课上闹的越厉害,内心就越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关爱。
这一点在与他的谈话中,也被证实了。然而数学能考第一的孩子,对自己绝对是有要求的!
我告诉他,不管以前发生过什么,在我这里都是新的开始。我跟班主任和同学们了解过他的为人,我很欣赏他负责任、有毅力的好品质。
我坦白的告诉他,他最令我佩服的是,尽管他什么都不会,但每天都认认真真的完成英语作业,从不拖欠;尽管他作业每次都全错,但从不会抄别人的,而且每次都认真改错!拥有这些品质的人一定是个优秀的人,学好英语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或许我确实看透了他的内心,也或许我的真诚和信任打动了他。他后来在我课上收敛了很多,不再打闹,偶尔还会问一两个问题。对于他行为上的变化我并没有太惊讶,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没觉得他是真正的熊孩子!
我会单独给他补些课,但效果都不怎么样。因为小学基本零基础,很多东西对他来说都是很难的。我没有怀疑他,也没有妄自菲薄。在我看来,他需要的是时间!在我教他的一年时间里他仅及格过一次,但他对英语没有那么排斥了,对英语老师也很喜欢,经常下课后跟我聊几句再走。
因为工作调整,第二年我不再教他了。记得那年暑假开学,他经常借路过之由,跑到我新教班的门口去“捣乱”,也没正形的跟我说,老师让我进去上英语课吧……
有一次,他来跟我说:“老师我这次考试及格了,您信吗?”我说当然信了,在我心里他英语及格是早晚的事,未来也还能成大事呢!他失落的跟我说,新老师认为他一定是抄的……我告诉他,如果老师没有证据那么说确实不合理(后来了解那位老师确实没证据),但他应该去解释清楚,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让老师引起误会。
之后一段时间我没见过他,后来听说这孩子转学回四川了。我还是有点小小的担忧,但依然希望他顺利。突然有一天他又出现在校园里,说回来办个手续。他兴奋的告诉我,自己在那边的入学考试中,满分150,他考了120多。他说他真的能读懂那些文章,不是蒙的!后来顺利的去了一所高中。
听了他的话,我是非常欣慰的!我终于听到他说,自己能读懂英文了。虽然他的成绩并不是我教上去的,我也未能让他在我的课上找到自信;但我一直相信,他需要时间,需要内心的支持。虽然我给的很有限,但我相信这份信任和等待确实给了他一点力量!
如果我当初介意他二三十分的成绩,介意他大闹我的课堂,介意他成绩总是提不上去,对他没有真正的关心和信任,他会不会延续对英语的自卑、恐惧和挫败感呢?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作为老师,我知道自己内心坚守的是什么,不是冰冷的成绩,而是孩子内在力量的生长。
林格老师说,教育是靠三分教、七分等的。我们成人应该放下心中的那份焦虑,放下我们的急功近利,给一个孩子成长的空间。这样孩子便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