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11月13日:1907年的今天,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在法国起飞。
1909年11月13日:第一个革命文学南社成立于1909年。
苏州虎丘南社会员合影
1909年11月13日,20世纪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虎丘正式成立。南社由陈曲冰、高旭、刘亚子、苏曼殊等人发起,筹备工作始于1907年。它被称为“南社”的原因意味着它宣传“抵抗存在”南方协会成立时,有17人参加了会议,其中14人是同盟成员。与会人员推选陈曲冰为社团《文选》编辑,高旭为《诗选》编辑,庞淑白为《文选》编辑,刘亚子为社团秘书。南方学会成立后不久,会员人数大幅增加,很快就达到2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同盟会成员。成员主要从事诗歌活动,支持民主革命,支持爱国主义,并通过朗诵诗歌和写作攻击清朝政府。
1918年11月13日:1918年-北京将克林德纪念碑更名为“公理战胜”。
原来的克林德尔纪念碑从东丹移到中央公园,并更名为“公理战胜”
1918年11月,北京激动人心的人们将克林德纪念碑(耻辱的象征)的名字改为“公理战胜”,并从东丹迁往中央公园。几天后,蔡元培主席发表了题为《黑暗与光明的消长》的演讲。他说,"由于世界大战的结果,协约国赢了,我们必须消除国际不平等的所有黑暗原则,取而代之的是光明。"蔡元培的理论基础是,战争的爆发是由丛林法则思想的生物进化引起的,,这将被未来互助理念的发展所取代。他说:“生物进化是建立在互助而不是权力的基础上的。在这场战争中,德国是权力理论的代表协约国对德国的相互协商和抵制是互助理论的代表。德国失败了,协约国赢了。从那时起,每个人都相信互助理论,拒绝权力理论。我们无法逃离这个世界。当然,这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