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她第一次“报警抓母”,理由是“遭受母亲虐待”。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她“自杀自残”、“出柜”、“离家出走”、“二度报警抓母”、“失踪加拿大”、“在垃圾站拾荒”……
她就是成龙的非婚生女儿——吴卓林。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让一个孩子能够做出报警抓母的行为?
吴绮莉曾在节目里讲述她对女儿的溺爱和体罚。
女儿9岁前,每天早上上厕所,都是她抱着女儿去的。15岁前她还没醒我已经开始帮她换衣服……
但她要是不乖,我抓过去就打,打完以后就拿《辞海》让她顶头上两小时不能放下来,否则就挨打。
还曾经用皮带抽女儿的大腿和屁股。
还有一次,过了晚上11点,催了好几遍,吴卓林都不睡觉,吴绮莉就拿了很厚的纸,让她在那写“我不睡”,停下来就打……写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
吴绮莉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到15岁就变了?为什么自己这么爱她,她却不领情?为什么那么严格要求她,她还是会变坏?
这样想不通的父母有很多很多,央视曾播过一部名为《镜子》的纪录片,里面的很多“问题少年”的父母都是这样想不通的父母: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学好呢?为什么我说的话他都不听呢?
还有一种妈妈,她们非常努力。比如下边这位。
因为孩子出生而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看了很多的育儿书。在孩子六岁以前,她带着孩子旅游,给孩子讲各种故事,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非常有计划性,孩子也很开朗。
她觉得已经给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一定能顺利成长。结果孩子小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就让她崩溃了,竟然考了倒数第四名!她实在想不通,这么聪明的孩子,她用了这么科学的方法,为什么竟然考了倒数?
她一下子从一个强调快乐、自由发展的妈妈,变成了一个“鸡血妈妈”,一个寒假给孩子报了三个培训班。结果,一直活得比较散漫的孩子对这种安排出现了生理性不适应,开始有各种小毛病。
这位妈妈说:我不在乎成绩,可是考倒数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也会让他的学校生活变得很悲催,这个时候,我们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成长。
于是,这位妈妈又开始努力地学习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自驱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等各种教养理论。
孩子的成绩终于有了起色,亲子关系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你瞧,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要上那么多培训班,被父母催着,赶着去学习,这样的亲子关系能不出问题吗?
中国的父母太冤了,太严厉不行,太努力也不行,明明付出了那么多,最后换来的确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做父母真的很难!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找准方向,在正确的地方用力;如果方向错了,那么父母越用力,问题就会越大,对孩子的伤害也越大。
比如,你是一个“快点+纠错”家长吗?
早上闹钟铃一响,孩子还没醒,你就说“快点起床了,你又要迟到了”;吃早饭,一定要让孩子吃完你准备好的所有早餐,然后嫌他慢,说早起十分钟就都解决了;
拿起书包要走人,一定要让孩子检查一下有什么没带的,万一检查出来真有忘带的,赶快去拿,你又会批评孩子丢三落四,不提醒什么都做不好。
这样没完没了的纠错和唠叨,长此下去,你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孩子会慢慢对父母关上心门,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和父母说。面对孩子的青春期,父母不仅说不上话,而且连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都不知道,甚至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父母和孩子成了敌人,孩子专门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来挑战父母的权威。
还有少部分孩子成了“妈宝男”、“妈宝女”,没有主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大学毕业后的每一步发展依然需要父母操心安排。
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父母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改变父母的认知。
父母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父母心目中存在一个“正常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和这个“正常的孩子”相比,处于很落后、很有问题的境地。所以,父母焦虑、恐慌,想尽一切方法希望孩子走上“正常”的道路。
你越是想改变孩子,孩子越叛逆,不是他们想这样,是他们在父母一遍一遍的纠错中,越来越认同父母的观点,将那些负面的观点内化到自己身上来,日复一日,他们就会变成父母眼里的叛逆孩子。
所以父母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将他们越推越远。想要改变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