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1、有意无意地回避和忽视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吝于对孩子的赞美和欣赏,以为这样是对孩子好。殊不知这样做只是造成了孩子的挫败感和不自信,成年后需要花费好大力气进行自我疗愈。
在育儿路上,父母要发自内心的去欣赏、认可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作为女儿的父亲、作为儿子的母亲。如果父母总是批评、指责、惩罚,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是畸形的。
2、很少有爷爷辈的人给我写信,您为孙女的问题向我咨询,我能感受到您对孙女的爱,谢谢您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我突然发现,尹建莉老师,每次给读者回信,都会以这样温暖的方式开头。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我要好好向她学习这样的沟通方式。
3、真正的权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给他与自己无异的自由。当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充分的爱,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当他遇到问题时,总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他自然会对父母表达出依恋和信赖——父母的“权威”就这样出现了。
强权下的权威,终究会被人推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权威”的父母,永远无法获得与孩子的真正亲近。
4、凭母爱的直觉就抓住了教育的精髓。别人觉得你不对,你以为他们是经过慎重思考才这样说吗?你若听别人的,把孩子教育坏了,人家也不会对你负责。你自己对孩子负责就行了,也没有人比你更关心孩子、更懂孩子。你是个好妈妈。
遇到的“好心人”对我提出忠告与建议,我也常常质疑自己。听了尹建莉这些话,我心里又多了一份坚定。只有你自己才最懂孩子,所以,不要为别人的言论而过分苦恼。
5、孩子“太懂事”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不是问题,甚至是优点。其实,表面的“懂事”不过是讨好,是尽量让别人舒服,以憋屈自己来迎合别人。
每次遇见这样的小孩,我都会分外心疼。孩子没有办法选择父母,在幼小时期,也没有能力反抗生活。长期以往,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会出现人格缺陷,从而影响自己的幸福指数。
6、不是你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不是你感觉不到的沉重就不重要,请用心去看孩子,体味一下她作为一个小小的人,每天如何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伤害,如何惊恐地战栗着,如何竭尽全力地挣扎着。
育儿的过程就是这样。有时候你想偷懒,不再认真做一个好妈妈,不是你自己闭上眼睛,不去正视问题问题就会消失。它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