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上简书,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讲述了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付费学习,却依然变化不多的经历,得出一个深刻教训——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人生!
我不禁哑然,这不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事吗?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每天锻炼,身体棒棒。
多读书,多思考。
要努力,要去做。
以上哪一条真理,你不知道?
哪一条,你完全做到了?
所以,大部分真理都唾手可得,践行却因人而异。
一个好的课程绝不仅是老师唾沫横飞你频频点头,收藏一大堆笔记录音,然后结束了事。而是能带领你践行,帮助你看清,并应对践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运气真好,我遇见了猫叔的行动营。
行动营整个设计就是行动本身。课程期间我听到了知识,付诸了行动,遭遇了问题,解决后继续前进。有输入,有输出,有反馈,有改进。最后,行动的过程和方法都了悟于心。
这,才是好课程。
【收获一 】 挑选付费课程,从此我有了标准。
2
学生时代,其实我也很爱写文。
中学六年,日记19本,自己手抄文集2本,小说1本,还有一些文章以笔名“听寂”发在校刊上。至今仍记得有小学妹小学弟辗转问到我当时的宿舍电话,弱弱地问我:“你是听寂吗?我好喜欢你写的文章啊。”
还记得清冷的二月间坐在操场边写文,天茫茫灰,地微微亮;还记得学校天台,搬了梯子爬上去,周围静无一人,血红的夕阳缓缓下沉。我用一支铅笔写,天色昏暗,字迹模糊,心头却无比快慰……
后来的后来,人渐趋成熟,不再喜欢表露自己,悲欢忧乐放于心头。沉淀着,渐渐地,写的想法就没了影。偶尔再想动笔,词句干涩,像只被拔了毛的兔子般惶恐无依。
掷笔近十年,而今要连续写22天,感慨万千。
1-3天,只能艰难表达观点,纯说理,像在给学生总结知识点。
4-11天,渐渐找到感觉,开始写故事,创新角度。总体还是“自嗨”文,大部分读者不喜欢。
12-14天,瓶颈期,发现小伙伴的文读来有趣有用,内心无比崩溃。仍然坚持写。
15-17天,想通要从读者角度去写文,努力创新,不再一挥而就,而是反复修改,初稿和定稿完全不同。文章评论增多,质量上升,还得了一枚勋章,但是内心还是觉得别人比自己优秀很多。
18-22天,负责连内优秀文章评选,大量看文。惊觉同一份材料,竟有如此多的角度,如此多的形式,如此多的表述。没有谁可以把观点写尽,没有谁可以把创意用完。我不能,别人也不能。
于是每日安心写文,与小伙伴多种思维去修改。目标再也不是连内最佳,而是突破自己,做自己的冠军。这个阶段真的找到了创作的感觉,每一篇文都像一个满怀期待费尽心思生出来的娃,无论好坏,已经尽力。
作为一种技能,写作能力的习得和提升,都有它必须经历的阶段。只要坚持写,多思考,多阅读,就可以走向下一个阶段。
【收获二】重拾写作梦想,从“自嗨”式到“考虑读者”的思维转换,收获从“一挥而就从不修改”到“先完成,再用尽所有力气去完美”的修改习惯。
3
加入行动营前一个月,和一个不太熟的同事一起出去比赛。
她见我早上背单词,听晨读;晚上一本正经读书,手写读书笔记;不追剧不玩游戏,就很小心翼翼地问我:“你平时一定没什么朋友玩吧?觉得你很不合群呢。”
如果这个群体总是吃喝玩乐,东家长西家短,我为啥要合群?我宁可孤僻!
当然啦,现实生活中我有自己小而精的朋友圈。
我住在江西上饶,一个我不知道该算几线的小城市。在看完星巴克创始人的自传《将心注入》时,我找不到星巴克的店喝一杯;在网购darry ring戒指后,我找不到店去更换戒号。但它是我的家乡,我爱它。
我的父母是农民。我也不是优秀的人,十多年里偷偷测过好几次智商,总是上不了一百。工作后,我自己去学钢琴,练字。我爸生气地和我姐说:“学这个学那个,有什么用?浪费钱!”两年以后,我靠自己考上了别人要靠关系+十万钱才能调进去的学校时(字好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才以我为傲。
今年,我开始背单词,我爸又说:“你是语文老师,学英语干什么?”
我不伤心,他们的世界和我想要的不一样。
只是前行的时候,总是四顾茫然,像身处一片荒原,发出的呐喊连回声都没有听见,只好靠自己模糊地判断方向,摸索着前进。
还记得行动营最开始的一天,猫叔临时提问:“认真地告诉我,你来行动营的初衷是什么?”
小伙伴们回答得又多又具体,我却只有一句话:“我想看见更好的世界,我想看见更好的人生。”
当时是下午三点左右,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正商量如何应对领导给我们挖的坑。信息发出后,隔着屏幕的我控制不住自己,泣不成声。
是的,我甚至不需要参与,不需要进入,只要让我看见,有那么多人在努力过着我想要的人生,有那么多人在排除万难向着自己想要的未来行去。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就会像一颗深埋的小火苗,像在海上航行时远远瞥见的小岛,鼓舞我,坚定我,温暖我。
在行动营里,我看见了!
每天细细读大家的发言,无论是猫叔还是管理组的成员,无论是大群里不怎么交流的伙伴,还是E连一起行动的战友。阅读,锻炼,思考,挣扎,精进。他们有的比我努力比我优秀,有的和我一样挣扎着前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有阳光,努力前行!
其实,我得到的更多。
分组后我成了小组长,起初只是传递通知,自己忙着写文,没敢随意对组员的文章发表评论。后来要写一周印象,观察之下,发现梅梅和莹莹都是那么可爱的小伙伴。我开始试着去提意见,试着分享我的看法。小组内越来越有爱,进步越来越大。我和梅梅都得了最佳勋章,莹莹进步神速。有一天我们三人一起出现在连内top5榜上,那是我最骄傲的一天。互相帮助,荣辱与共,我真正感受到了团队的魅力。
最后一周,连队组建评论小分队,我跃跃欲试。小队长朱古力读懂了我的心思,鼓励我多传递正能量,推荐我负责连内优秀文章评选。责任与努力并存,付出与收获同在。从未有过的热情参与,积极主动。战友评价我“热情”、“大气”、“爱鼓励别人”……我好像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原先在别人眼中“孤僻不与人言”的我可以那么积极互动。
我不仅看见了,还意外地参与了,改变了,遇见一个深藏着的自己。
【收获三】阿迪说:“我始终相信参与其中的人收获最多。”是的,全身心“浸入”式学习,交流碰撞,创新玩法,会收获比知识方法更重要的东西——情感支持。只有触及灵魂,方能长久不忘。这是社群学习真正的价值所在。
4
最后两天,营内总有一股淡淡的感伤萦绕。所有人都不舍离开,我想是因为大家都在这里努力地奋斗,找到了更好的自己。现在这一切要结束了,没有这个圈子,没有那些任务,我们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很可能会失去这个喜欢的自己。
其实,离开行动营,只是离开了新兵训练营。紧接着,才是生活真正的广阔战场。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是学生离开学校,把所学的具体的知识都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好东西。
什么是真正的行动营?就是指导员,任务,战友都离开之后,你独自在生活里继续搏斗,不自觉运用的那些行动的方法和观念。
你可能不再写作,不再演讲,不再每天讨论话题,但是你依然要在生活别的领域内努力前行。这22天里得到的见识,习得的行动方法和思考习惯,会依然引领你,行动不止,剽悍不停。
【收获四】讲尽千般方法,不如奋斗一晚;见过万种牛人,还是行动为王!
猫叔说:“一次课程有那么一句话对你有所帮助,就值了。”
深以为然。22天里那些不太触动心灵的现在就开始渐渐模糊,而这四个收获写在纸上,却秒秒钟牵动我心,逼出我泪。
借行动营的风,接下来,努力走自己的路吧。
再次,感谢这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