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记忆」那些年你抄过的歌词本还在吗?

昨天刷视频的时候刷到一首歌,

威猛乐队的《Careless Whisper》(无心快语)。

我边听边跟着唱,唱着唱着眼睛就湿润了。

这首歌我第一次听是在初中一年级。

距离现在已经有二十几年了。

可在我的记忆中,一个少女听着随身听,

拿着钢笔在笔记本上,

一边抄着歌词一边哼着歌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那时我有一个木质的小箱子,外边可以上锁,

我把所有珍藏的宝贝都放在这个箱子里锁起来。

其中就包括我珍藏的磁带:

两盘奥斯卡金曲,两盘小虎队,

一盘黎明,一盘Beyond,

一盘邓丽君(偷老爸的),一盘HOT。

还有三本手抄歌词本。

另外还有一叠明星照片。

那时书店里会卖明星的照片,是真的照片哦。

说到磁带,那两盘奥斯卡金曲

为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初中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这之前我听得最多的是小虎队、

Beyond、王菲、草蜢、周华健、张信哲、黎明。

基本上都是港台的,我喜欢听粤语歌。

老爸的磁带我也偷偷听一些,

邓丽君、韩宝仪、龙飞飞、凤飘飘、高胜美。


我刚上初一的时候,由于刚开始学英语,还没办法驾驭英文歌,

那时只能听着干着急,唱不出来。

只是单纯的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旋律,

跟我之前听的国语歌完全不一样。

随着英语水平逐渐提高,我开始可以试着唱出英文歌了,

正是因为我英文歌听得多,所以我的语感比较好,

英语老师说我的英语发音很好。

我学会的第一首英文歌是《Big Big World》(大大世界)

是因为这首歌简单,最好学。

歌词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词汇。

但是对于我一个刚刚接触英文不久的初一学生来说,

还是得借助一些技巧才可以,技巧就是:标拼音

标拼音这个工作对我来说驾轻就熟,

小学时学粤语歌也是标拼音学会的。

记得第一首学会的粤语歌是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

你能想象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

唱着《容易受伤的女人》的画面吗?

严肃点不要笑,我当时唱的很认真的。


我还在班级给老师和同学表演过,

当时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会唱粤语歌很洋气。

而当时其他的同学大多都只听杨钰莹。

而我会唱《容易受伤的女人》和《漫步人生路》,

还有Beyond的《真的爱你》,

当时觉得自己很有品味。

当然,小学三年级的我并不知道何为品味,

但在当时就是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

跟身边的小朋友都不一样,并以此为荣。


初中开始我就主攻英文歌,我陆续学会了:

《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

《 Promise don't come easy》(诺言来得不容易)

《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Careless Whisper》(无心快语)

《I Just Call To Say I Love You》(电话诉衷肠)

《More than I can Say》(爱你在心口难开)

《My Heart Will Go On》(爱无止境)

《I will always love you》(我将永远爱你)


通过学英文歌,我学到了在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连读。

英文歌里基本上每句歌词都需要连读,

当时学会了连读后再一次觉得自己很洋气。

因为我说的英文跟其他同学说的不一样,

其他同学字正腔圆,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说,

当时的我觉得这样读英文很土。

学习英文歌的经历,对我帮助很大。

比较明显的帮助是英语语感会比较好。

这一度让我在后来的听力考试中经常拿到满分。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拿的满分,就是感觉。


小学五年级时家里面刚刚安装了有线电视,

电视频道由三个台,一跃到一百多个台。

当时我最喜欢看的是凤凰卫视、星空卫视和Channel[V]。

依然觉得自己很洋气,

因为很多同学家里都没安装有线电视。

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我通过电视了解到了很多东西,

而这些其他同学并不了解。

其中的Channel[V],是我很喜欢的音乐台。

这个电视台又为我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在这个电视台里全世界各地的歌都能听到,

这一度让我觉得很神奇。

印象比较深的是,那时的潘玮柏还没红,在Channel[V]做主持。

吴大维在Channel[V]教英文。

当时新歌出来后会打榜,经常听到的名字就是Coco李玟,

我第一次见识到这么洋气的女孩。

歌好听,人好看,很会跳舞,身材前凸后翘。

李玟是那个时代洋气的代名词。

我瞬间就觉得自己不洋气了。

小学三年级,我用省下的零花钱去书店买了一本带锁的笔记本。

封面是刘德华,穿着牛仔装,背着吉他。

当时我每次到这个封面,

心里面的小鹿就会疯了似的横冲直撞。

我将笔记本平铺在书桌上,

认真的在封面上写着两个字:歌本

然后开始了我的抄歌词的生涯。

我想把所有我喜欢的歌都记下来。

那时对待歌本我无比的虔诚,

在抄歌词的时候,如果前几行有哪个字写错了,

或是写得不满意,那是一定要撕掉重新写的,直到满意为止。

买过磁带的人都知道,磁带里面会附带一张歌词的纸。

但是磁带像小说一样,价值在于流通。

今天借给小明,明天小红又要听两天。

这就导致了歌词纸丢失的概率相当大。

一盘磁带在外面流通个几次,

基本上除了磁带本身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在没有歌词纸的情况下,

要把一首喜欢的歌记录下来,难度就变得很大。

当时没有互联网,没地方去搜索。

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一句一句的听,然后写下来。

赶上发音字正腔圆的歌手还容易些。

由于我听的一般都是港台歌手的歌,

更增加了抄歌词的难度。

现在我很庆幸,好在那时周杰伦还没红。

你能想象听着双截棍写歌词的画面吗?

现在还记得我心爱的歌本上面记的第一首歌词,

是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

当时超爱这首歌,其实根本不明白歌词的意思,

只是单纯的觉得旋律好听。

这首是粤语歌,其实自己已经会唱了,

可能是怕自己以后会忘记,

所以在抄歌词的时候,连拼音也一起标好了。


第二首是小虎队的《庸人自扰》。

当时别的小朋友都喜欢《爱》、《青苹果乐园》、

《红蜻蜓》这些比较欢快的歌曲。

而我就偏偏喜欢《庸人自扰》。

当时年龄小,其实根本不懂庸人自扰是什么意思。

只是觉得歌词有点伤感,好像很烦恼的样子。

于是在我烦恼着以后是嫁给苏有朋还是嫁给吴奇隆的时候,

把这首《庸人自扰》抄到了我的歌本里面。

第三首记到歌本上的是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

在当时,对于我这种多愁善感的少女来说,

对这种卑微的男人求爱的歌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难再续,难再续”,当时觉得这男人好可怜。

同样的,张信哲的歌基本上也都是这种感觉的。

在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成功的记满了三本笔记本,

我采了自己喜欢的树叶夹到歌本里,

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本子锁在了我的百宝箱中。

一直到高中,高中课程比较紧张,

就没有时间再抄歌词了。

直到后来有了MP3,MP4什么的,

屏幕可以显示歌词,就再没抄过歌词了。

可是我真的很怀念抄歌词的年代,

好像这辈子再也没有那么认真、虔诚的做过一件事了。

不管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只要把歌本拿出来,

唱着自己心爱的歌曲,心情就变得雀跃万分。

那些老歌呀,我一直听到现在。

都在我播放器的歌单里面珍藏着。

听了二十多年了,也唱了二十多年了,

还是听不够,唱不够。

我最遗憾的事情就是:

因为搬家,而遗失了我的百宝箱。

我的那些磁带、歌本、照片、海报,

我记忆中弥足珍贵的东西。

以后再不会拥有。


知乎:@大鼻涕甩袖汤

头条号:@大鼻涕甩袖汤

微博:@东北人在平潭

公众号:@大鼻涕甩袖汤

百家号:@大鼻涕甩袖汤

B站:@大鼻涕甩袖汤

抖音:@大鼻涕甩袖汤

简书:@大鼻涕甩袖汤

爱奇艺号:@大鼻涕甩袖汤

大鱼号:@大鼻涕甩袖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