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上岸,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它不仅意味着稳定的职业前景,还承载着家人的期望和社会的认可。然而,当你真正踏入这个岗位,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而且越来越想躺平。这是为什么呢?
一、提拔晋升机制的制约
• 领导职位有限:体制内领导职位的数量非常有限,提拔晋升竞争激烈。
• 晋升标准不透明:提拔晋升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表现,还受到后台背景、关系网、领导个人喜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干部年轻化政策:推行的干部年轻化政策让一些年纪稍大的干部觉得前途渺茫,从而选择躺平。
二、职级晋升无望
• 晋升条件苛刻:除了需要有出色的工作表现,还有职数、年限等限制。
• 领导层占据名额:领导层占据了大部分的职级名额,基层干部的晋升空间非常有限。
• 职级并行弊端:职级并行制度存在职数限制,领导既占职务又占职级,使得基层干部晋升更加困难。#体制真相# #体制真相# #提拔那些事儿# #关于升职那些事# #体制内问题学习# #职务困惑# #体制圈# #僵硬体制# #什么是个好干部# #体制错了# #体制内工作机会#
三、激励措施缺乏
• 考核制度形同虚设:虽然体制内有考核制度,但考核结果并没有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 薪酬激励不足:体制内同一单位人员的收入待遇和职务高低、工作干得好不好、工作量大不大基本没有关系,主要和工作年限(工龄)有关。
• 晋升激励有限:晋升机会有限,且晋升后的薪酬增长并不明显,导致追求职务提升的动力减弱。
四、工作任务繁重
• 工作压力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制内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班已经成为了常态。
• 形式主义严重:形式主义现象普遍,如频繁的大小会议、各种报告等占用了大量时间和资源,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 官僚主义存在:基层干部在完成各种任务的同时,还要应付各种检查、报告、会议等,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落实各种要求。
五、督导问责过多
• 问责制度不健全:问责督导过多过严过泛,导致担当干事的流汗又流泪,干多错多。
• 缺乏容错纠错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干部在工作中犯错后容易受到严厉问责,导致他们不敢放手工作。
综上所述,体制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躺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需要改革和完善制度和机制,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激励能力和业绩,公平和透明地进行提拔晋升,为体制内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也需要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干部能力素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等措施,以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