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她跟自家孩子说,以后可能就不要背诵和记忆了,科技越来越发达,也许在孩子出世的时候,给孩子植入芯片,芯片上各种知识都有,用的时候直接调用就可以了,这个桥段很像科幻片,以前看过科幻片也真有类似片段。
想想也许真有可能,比如百度,其实就是人体外的芯片,你不知道的不记得的,百度基本能帮你找到答案。换句话说,纯粹知识型的,不需要思辨的,芯片就是能做到的。
可以肯定的是,十年后,我们的孩子长成大人,我们一定无法预测到那时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现在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孩子,去迎接未知的十年后的世界,真的能帮助她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吗?
这可能是个极大的讽刺!十年后的世界,应该也是物质极其丰富的世界,不会缺食少穿,人人都有房子都是车子。简单的重复劳动,都由机器人来完成,大量的人会失业。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超越,今天我们的选择就会很重要。
什么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房地产?财会?银行?流水线生产…这些估计都难逃厄运了!一些思辨型的事才应该是人类的选择,这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比如艺术,就是最好的机器人无法取代的!
第一,机器人无法感受到视觉带来的心理感受。比如看见蒙娜丽莎的微笑时,人是能找到各种不同体验的,而机器只能表达出这画的作者以及这幅画的各种故事,以及关于人类看到这幅画的感受,情绪等等,说完了也就说完了,再多的心理变化,机器完全无法感知。
第二,艺术的价值就是不可重复性。王羲之醉酒状态完成兰亭序的草稿,第二日想重新来过,数十遍不能回到原来的感觉。这是机器无法体味的事。
很幸运,二十年前的那次选择,巧合了今天的渴望和正确。书法不仅是艺术,还是作为中国的一种强大的文化象征,和其他各个艺术联通的桥梁,可以延伸无限。
如此,我们是否要提醒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想当然的教育孩子,灌输了那么多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和可以得高分的知识点,若干年后变得一钱不值,到那时该怎们办?没有后悔药,没有重来的机会,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穿越到十年后,再把今天的生活当做十年后的穿越或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这个思路转换,也许能帮我们捋清思路,从而知道自己该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