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刘润5分钟商学院《为什么我们喜新厌旧》…早晨听到,犹如醍醐灌顶。但实在无法分享音频,所以只能根据音频整理出文字稿了。
正文如下:
假如你有个员工最近几个月表现非常出色,带领团队刻苦攻关,拿下那个大单,给公司创造了不小的利润,而且他的工作方法也非常值得向其他员工推荐,这个时候你准备好好的奖励他,就是不知道怎么奖励好,很纠结。到底是给他涨工资呢?还是给他发奖金?
这是个非常常见的场景,你可能会觉得:员工这么出色,当然是涨工资以表示公司对他的认可了,注意:这个时候你必须非常谨慎,涨工资的方式也许并不是最适合的方式,为什么呢?你给这位员工加了工资,他有更多的收入,当时一定会很开心的,决定为老板做牛做马,然后呢,他就开始规划了。这笔钱是交给老婆的,那笔钱是交给父母的,然后贷款买辆小车吧,每月还款。很快涨的工资就被分配完了。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新的消费方式已经变成了习惯,涨工资的激励作用就已经完全消失,注意这还不是损失规避,你并没有先给员工工资,然后拿走,他依然持续获得工资,但是三个月后员工获得涨工资的快乐已经没有了。涨工资只能让一个员工快乐三个月,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人的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称之为适应性偏见。
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情久了之后,就会习惯。好的东西久了也会习惯,坏的东西久了也会习惯。正如西汉的刘向所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听上去很高大上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习以为常。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突出的业绩发奖金,工资这种每月定时就会有,长久、等量的东西,很容易产生适应性,所以请记住:工资从来都不应该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工资是用来支付给责任的,责任越大,工资越高,涨工资是因为承担了更大的责任,而发奖金才是应该用来奖励突出的业绩。
这种适应性偏见无处不在。比如说新房子、新车也许刚买回来的时候每天都很开心,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一旦久了之后就变得没有感觉了。很多人新买的手机电脑如果一不小心摔了一下,可能会心疼半天,但是久了之后摔了一下也没啥反应,捡起来擦一擦,继续使用。
理解了这种适应性偏见,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呢?
一个心法三个方法。
一个心法就是:打破别人和自己的适应性。
三个方法如下:
第一延长幸福感:你拿到年终奖之后,你是一次性的把购物车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买了呢?还是一件一件买?显然买完一件充分享受,直到适应之后再买第二件,这样更有幸福感,同样对你的客户也是一样的。一套沙发买回家,再舒适,很快你就会忘了沙发的存在,如果你能每个季度都寄一套,符合这个季节色调的靠枕的布套给客户,成本很低,但他会有种整个家都重新装修了一遍的幸福感。
第二:意外幸福感,举个小案例,到年底的时候要给员工发红包,这红包该怎么发呢?对财务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红包直接加到工资里面扣完税,然后直接和工资一起打到你的工资卡里,但工资每个月都发的,已经有了适应性,对于员工来说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更好的方法应该是:你拿一个真正的红包给他送过去,然后说一些年底祝福和肯定的话语,就给他的感知就会更大,因为这是意外之喜,对客户也是一样,多给他们一些偶然和不可预测的奖励。
第三:对比幸福感,比如360安全软件一开机:你的开机速度打败了全中国92%的电脑,自豪啊!幸福啊。新浪加V的制度,达人的制度都是为了增加会员的对比幸福感。腾讯的会员等级制度、勋章制度也是为了让更多忠诚的用户产生对比的幸福感,这种因为对比而产生的幸福感,动态的波动,永远不会被适应。
听完这一期,也许你终于为“喜新厌旧”找到理论依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