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该有多强大才能让人念念不忘。
《见字如面》这是一本书信文学书籍,主编关正文,出版发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全书有七十六封信,有亲情,友情,爱情,师生之情,以书信为依托传递感情。
(一)这样的亲情
最早的战地家书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写给大哥衷的,书信内容平常,一份书信兄弟二人各自执笔,不劳烦家人挂念担心,细细品味,我们不都是这样,而这一份平常书信已是最珍贵的一份远方对家的思念牵挂。
萧红写给弟弟张秀珂的这封信以名发表,这是何等的想念牵挂,因为自己远离家多年,弟弟的样子总是记忆的印象。关于弟弟的回信中的话,总觉得不是弟弟说的,生疏又新鲜。而祖父坟头的长了一颗小树,才体会到这就是弟弟写给我的。问问家里的樱桃,红色的玫瑰,看门的大白狗怎么样,这样的空话才最贴切真实。我想念家里的树木动物,以及你们。和弟弟约上见面特意穿了一件红衣裳,等到六点钟没有人来,多等一刻钟,多等半点钟,结果却也都是相同的。写了一封信,以遣胸中的忧闷,愿弟弟在远方快乐健康。
刘慈欣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这可能是一封永远收不到的信,但还是相信收到信的可能信大一点,在自己死后的第二百年给女儿。两个多世纪的岁月变化,不敢奢望你记得爸爸的样子,以及一些自己的预言,女儿这一代人征服了死亡,还有一些事实类,银行的保管业务一直正常运行。想象未来的世界,有了明确的样子,人类的生存空间问题,职业工作,宇宙航行,以未来的眼光美好看待女儿的成长。
郑国强写给儿子的信,从童年小事慢慢叙述,有儿子的爱好,以及一些青春期的反抗。写信时儿子已经二十三了,多么关键的一个年龄,给儿子了一些谆谆教导。“很多理想年轻的时候不坚持,老了就力不从心了”。“在这个社会理想太容易妥协,欲望太容易放大”。“只有不断鄙视妥协的自己,才能坚守住做人的原则。只有不断反省梦想的价值,才不会让暂时的妥协变成永远的放弃”。这封信后的四天儿子写了一封回信,郑艺大多说了些以自己的视角看待爸爸讲述的问题,爸爸牺牲了自己的理想换来儿子实现理想的物质基础,他们只愿对方快乐身体健康。
夏完淳写给母亲的信,亲眼见证父亲投江殉节,国仇家恨没齿难忘,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临刑时立而不跪,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可事情只能这样了。身体是父亲给的,生命是属于君王的,但养母十五年如一日的辛勤抚育,生母永世难求的慈爱呵护,如此大恩未酬,让人心痛欲绝。以身殉父,就不能以身报母了。年仅十六岁。悲痛。
(二)这样的爱情
我不愿成为拆散你们的根源。林徽因对浪漫诗人徐志摩的强烈追求,始终保持了坚定的拒绝态度。她走了,带着说出和还没说出的话走了。林徽因对徐志摩的这封信,写了自己不敢将自己投进那危险的漩涡,亲友的误解指责,社会的喧嚣诽难,自己自己不具有抗争这一切的勇气和力量以及她对幼仪悲苦的理解,那目光是直透人心灵的底蕴。那里心里藏着无人知晓的秘密全都被看见了。最后也望他平静下来,发愤用功。
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信,我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死去。从称谓龙龙,开头的我的肝肠寸寸地断了,今晚再不好好地给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我的小龙呀。我知道我的龙儿的心坎儿只嚷着,我冷呀,我要他的热胸膛偎着我,我痛呀,我要在他的手臂内得到我最想望的安息与舒服。这一句句的动情话想必是爱到了灵魂深处。过了十二天的回信是这样的,陆小曼给徐志摩的信,我要往前走。称谓摩,摩,为你我还是拼命干一下的好,我要往前走,不管前面有几多的荆棘,我一定直着脖子走,非到筋疲力尽我决不回头。自从见了你,我才像乌云里见了天,我才知道自埋自身是不应该的。我愿意从此跟你往高处飞,往明处走,永远再不自暴自弃了。这是他们对双方喜爱的热情回应,从前那个时代的爱情讲的出来,大大方方。真好。
顾城留下这四封遗书,第一封给爸妈姐的,大概叙述了近年的情况,并且交代了后事。第二封给妈妈的,妈妈是他最后的想念,今天自己是过不得了,对不起。第三封信给老顾乡的,主要讲安慰老妈妈,好好的。第四封信给女儿木耳的,他爱木耳和木耳的妈妈。愿女儿别太像自己。这四封信,写给不同的人,可是每一封信都离不开他爱的女人。在我看来,顾城这一生都是爱情,因爱而死,没有她他真的过不下去的。没有歌颂其对爱情的伟大,他是爱她的。太爱了。
(三)这样的友情
婉容与文绣的通信,两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少女,在寂寞深宫中无聊度日,常有书信往来,婉容自称伊丽莎白,文绣自称爱莲,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呀,相互嬉戏自娱自乐。谁也不懂她们的期待,而她们却是对方各自的知己朋友,更是这无情深宫的精神依托与寄托。
(四)这样的书信
记者吴聪灵写给范美忠的信,事隔七年,发生这样的事每个人都很悲痛,而社会把这样的事抛给了你。对善的渴望力量大到失去理性时,就这样转成了对“不够善”的恶意批判。一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没有谁对谁错,可因为人心中的一把尺子,社会把道德的尺子给予了你不公正的对待,隐私权,名誉权,生存权残忍的剥夺。言语强制性的去伤害一个人,没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记者在最后也写到向所有我以各种方式攻击,污蔑,贬损,戏弄,中伤过的所有人,致歉,忏悔,并请求宽恕。如果说我晚觉的痛和迟来的道歉还有什么意义的话,我希望是借此知道如何面对未来,在今后的日子里谨言慎行,勿使再犯,这是生命持续完善与自我唤醒。而我想说,这言语的公正迟到的太久太久,本不应发生。我们对别人的伤害我们不知有多重,没有感同身受。以后我们都要谨言慎行,因为你不知道言语有多强大。也祝愿在未来更广大的天地里,自由行走,发光。
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这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四川省会警察局发布的征兵布告,抗日战争期间四川总计提供兵源三百万人,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的五分之一,这是怎样的一份热情,这是怎样的一份热血,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情意。人生必有死,就看生得有乐趣不?就看死得有价值不?我们上去吧,我们上前去吧!这样的抗战热情也足以振奋人心。感动。
郑晖写给书友的信,给喜欢自己的读者写了一封绝笔信,向这个世界平静地道别,简单的说明了自己的身体状况,遗憾的是没有写完书。好好与书友们道别,在屈指可数的某一天,小道的太阳将不再升起,和书友们好好说再见,不必牵挂。珍重。
这路还漫长,要有趣。没有故事,我愿读书,看看别人的故事;你有故事,我愿坐下来听你娓娓道来,一同感受文字的魅力,言语的力量,书信的传奇。你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