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我翻箱倒柜后,拾起那本早已泛黄的老《意林》,信守翻来,一个老故事再次映入我的眼帘。
之所以说是老故事,因为曾经看过几遍,记得还在课堂上给曾经的一届学生读过。至于是哪一届学生,我完全没有印象了。
再次遇见这个故事,我想这一定是命中注定的邂逅。
再次品读这个故事,我已近不惑之年,对这个故事的理解自然也融入了更深刻的人生体味。
先来回味一下这个故事吧!
一个人上街去买鞋,心想拣一便宜点的。不料,店主说:“我这里的鞋一元钱不要,随你穿走,但有一条件,就是你在三天内不能说话。” 这太划算了,于是这个人拣了一双500元的鞋子,不声不响就回家了。
妻子问他多少钱,他一言不发,再三问,还是不说话。家人着急了,去请医生,医生询问他,他也咬着牙不说话,医生慌了,认为这是怪病,无法医治,他的妻子吓坏了。
三天到了,鞋匠来到他家,先与他妻子谈了一会儿。然后又单独进屋对这个人说:“时间已到,你可以说话了。”说完便告辞了。
那人把这件事情说给妻子听,并且眉飞色舞的地对妻子说“太好了,只是三天不说话。白白得了一双鞋,500元啊!”
妻子听了,瞪了眼:“什么?刚才鞋匠说他会治哑巴,已拿走了一千元啊 !”
几年前读这个故事,只是以贪心鬼去命名它,以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来追评它。
而今,再次遇见这个故事,觉得这个故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其实不也是用大同小异的方式在追逐这颗贪欲之心吗?
也许你要说,我并没有荒唐到这种地步。这里我要说,故事嘛,本身就是通过夸张的艺术形式来触动我们的神经。因为夸张,所以会更发人深省。
不过,如果说夸张,我觉得生活当中我们所演绎的夸张丝毫不逊色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无非是为了得到一双500元的鞋,三天不讲话,为了得到这500元,结果失掉了500元而已。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呢?
为了所谓的利益,拿自己的操守尊严去交换,这岂止是500元的损失?
为了所谓的富裕,透支自己的身体,牺牲自己的亲情,这岂止是500元的损失?
为了一次又一次的求得“身外之物”,而一次又一次的失去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根本。
最可怕的是,看过这个故事,我们还在笑讽这个贪心鬼,而浑然不知,我们就是更加迂腐的贪心鬼。
老子有言: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世俗人大多有强烈欲贪,社会各种诈骗案,都是利用人性的欲贪而得逞。想要夺走你的财宝,就设法给你甜头,诱你上钩。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被骗过几次,或者资讯发达的时代,看过几次,也就降低了被骗的可能性。
被他人骗,小问题。被自己骗,才是我们面对的大问题呀。
老子又言: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为了得到更多心中的执爱,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不是吗?
不惑之年的我们,在收获事业的同时,也将面临着身体的亚健康,亦或是婚姻家庭等等问题来袭。如果你没有冷静地洞悉,而这一切,都将是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这代人走来。因小失大,已经被我们演绎的淋漓尽致了,只不过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来不及反思。等我们反思之时,也许已近垂暮之年。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彩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即将入睡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