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证明一万小时定律的局限性:我们读了二十年的书,用的时间早就超过了一万小时。可事实表明,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只有一些人(甚至极少数人)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学习能力。难道我们比他们笨了多少吗?难道是天赋不够吗?难道我们就做不到莫扎特式的“完美后高音”吗?答案是否定的。
那做一件事又要如何达到顶尖的成就呢?3F原则。
Focus,专注,对于要做的事情要保持高度专注。运顶尖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精神会高度集中,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肌肉的最大力量点,同时避免受伤。小提琴家在训练的时候,同样精神也会高度集中,仔细分辨音准,确保绝对音准。反思一下,我们在的时上课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因为窗外的事物而分心,或者突然想到自己哪一部电影没看,食堂的好吃的没吃过,追的明星今天更新的动态的寓意.....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保持专注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足够的专注度是不可能做成伟大的事的,运动员因为专注得到世界冠军,小提琴家因为专注才能享誉世界,而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最基础的标准,才能走得更远。
Feedback,反馈。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当自己的教练,每月每天的目标计划制定后,自己的完成情况到底怎样,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反馈。人会因为自身认知的局限性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一年或者几年,更何况时代瞬息万变,在制定计划和目标时有偏差很正常,这个时候一个客观公正的反馈显得尤为重要,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更不要自己骗自己,因为这是对自己时间精力成本的最大否定,坦然接受自己不足。要让自己控制自己的大脑,要知道自己的大脑在想什么,自己的身体在做什么。当然,一定记得给自己留有空间,客观公正的分析,给自己一个有效的不偏不倚的反馈
Fix it,纠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难的是这一步,我们的一些错误常常来自于我们的习惯,经验,最可怕的是来自于我们的性格,尤其是当你发现你目前的性格不符合你要做的事情的时候,你需要足够的毅力才能不断的去拓宽自己的舒适圈。怯弱,自私,鲁莽,死板都难以成事,这些性格的养成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扎根在自己内心深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让自己成为失败者。形成的时候没有技巧和捷径,那消除的时候也没有,只有靠自己的心智,自己的毅力,以及自己想要做到事情的热枕。如此,后面的更具化的纠正才能走得更久,更有信心。
3F原则具有普适性,但在3F原则之前要明白一点,就是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同时对于我们自己有一定的价值。
其实一万小时和刻意练习在本质上都涉及到这个原则,只是人们在解读的时候有偏差,最重要的是带着目的去练习,在工作生活当中一边实践一边修正,创造价值,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