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宅在家的生活,固然有陪伴孩子家人的岁月静好,可也有工作生活的压力,无疑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正好我今天听了樊登老师的《应对焦虑》这本书。感觉特别实用,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以前我们都觉得焦虑是件特别不好的事情,而樊登老师告诉我们,焦虑其实是自我保护的一种非常好的能力,如果是在原始社会,你一点儿都不焦虑,早就被老虎吃掉了。它是人的一种普遍感受,当然了,如果过度焦虑的话,那就会影响生活了,严重的就变成了焦虑症。
所谓的焦虑没有特定的对象,有的人你看他天天肌肉紧绷,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张拉满的弓。这是焦虑对人生理上的影响。
有的人在需要发言,尤其是面对几百人的时候,就容易心跳加快,呼吸加速,整个人脸憋的通红,这是焦虑对人行为上的影响。
有的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一点声响,就开始想象是不是有小偷进来了,虽然最后只是风吹动了窗帘发出的响声,但自己却被想象逼的想发疯,这是焦虑对人心理上的影响。
时代越发展,焦虑越盛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你是笑的灿烂还是哭的痛苦。那么应对焦虑就变成了我们必修的一门功课。
同样书中也给出了九种应对焦虑的方法。我受益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放松身体。给到了两种方法。
1.渐进式肌肉放松。
渐进式肌肉放松的技巧:首先它需要连续收缩和放松16组肌肉群。在不拉伤肌肉的前提下,尽量紧绷每一组肌肉群,坚持10秒后立即放松。接着,放松15~20秒,注意感受肌肉群绷紧和放松时的不同感觉。最后再进行下一组肌肉群的放松。其练习指导原则包括:
每天至少练习20分钟。
找一个不会让你分心的安静地方练习。
在固定的时间练习。
空腹练习。
选择舒服的姿势,最好是头部和身体有支撑。
不要让身体有任何负累,如摘掉手表、眼镜。
下决心不为任何事担心。
采取顺从、超然的态度。
肌肉群要紧绷但不要拉伤。
专注于当下。
释放,享受肌肉突然松驰的感觉。
试着重复放松口令,如“我在放松”“让紧张走吧”。
把注意力放在肌肉上。
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在网上都可以搜到音频,推荐喜马拉雅平台的20分钟渐进式肌肉放松音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可以练一遍,整个人沉静又放松,很快进入梦乡。第二天精神饱满。
2是腹式呼吸和镇定呼吸。
腹式呼吸是把气吸到腹部去。就是把手放在腹部上,吸气时腹部顶起来,呼气时从腹部把气慢慢吐出来。
镇定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数五个数,从一数到五,然后屏吸,数五个数;接着慢慢吐出来,数五个数。
坚持每天练习腹式呼吸或镇定呼吸两次,每次五分钟,至少坚持两周,能有效缓解焦虑引起的生理反应。同时腹式呼吸养成习惯了,整个人讲话的语速也会变慢,人也渐渐变得沉稳不焦躁。
第二种是思考问题从现实出发
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不同。思考问题从现实出发就是要我们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最易导致焦虑的思维方式是灾难化思维。这种思维通常包含“如果……怎么办”的字眼。比如“如果飞机坠毁怎么办?”“如果孩子吸毒怎么办?”“如果我出车祸怎么办?”
那么如何扭转灾难化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识别扭曲思维。这时,我们得把担忧的问题转换成肯定陈述。比如把“如果飞机坠毁怎么办?”换成“我认为飞机要坠毁了。”
第二步,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试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担忧的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以前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高吗?如果最糟的情况发生了,就真的无法应对了吗?
第三步,用符合现实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估现实情况,从而让自己慢慢接受现实,走出焦虑。
除了灾难化思维,还有七种扭曲思维方式。
①过滤,即只关注负面信息。比如别人跟你说了一段话,你只关注糟糕的部分,好的部分都没听。
应对方法:迫使自己去关注事物积极的一面。
②极化思维,即认为事物非黑即白,非好即坏。比如一个妈妈想成为好妈妈,有一天早上送孩子上学迟到了。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于是开始变得焦虑。
应对方法:使用百分率界定自己。比如说:“我有20%做得不够好,但有80%的表现仍然是出色的。”
③过度泛化,即根据一个证据或单一事件得出一般性结论。比如有一次坐火车晕车,就再也不坐火车了。
应对方法:用数字替代描述感受的形容词。比如“我损失重大”改为“我一共损失了4000元”。两者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④看透他人心思,即揣测别人的心思。
应对方法:揣测他人心思时,提醒自己别瞎猜。生活中大量的烦恼都是自己瞎猜出来的。
⑤放大,即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
应对方法:停止使用“可怕的”“我受不了了”“糟透了”这样的话;同时告诉自己,“我能应付困难”“我能处理得很好”。
⑥个人化,即认为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与己有关,而且爱和别人比较,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与人的对比之上。
应对方法:当认为别人的反应与己有关时,没得到合理证据前不要下结论;当与人比较时,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缺点。
⑦“应该”陈述,即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一套严格的规则。比如“我应该是完美的人”“他应该这样做”。
应对方法:当我们出现“应该”陈述时,需要寻找一些例外,告诉自己,经常有人不是如此,也过得很好。
第三种是呵护自己。
所谓呵护自己,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充足的睡眠、娱乐和空闲时间。呵护自己,可以通过安排空闲时间来实现。
空闲时间指放下手头事务让自己休息和恢复精力的时间。它分为三类:休息时间、消遣时间和关系时间。它们对养成无焦虑生活很关键。
休息时间,即暂停一切活动让自己安静存在的时间。比如躺着听音乐、冥想。
消遣时间指参与能补充能量、重塑自身的活动时间。比如钓鱼、远足、烘焙面包。
关系时间指把个人的目标和责任放一边,安心享受与人的相处时光。这里的“人”包括伴侣、子女、父母、朋友、宠物等。
空闲时间的理想数量是:每天1小时,每周1天,每12~16周1周。
此外,呵护自己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晚上睡好觉。
白天小憩,如午睡15分钟。
阅读陶冶心灵的书籍。
花时间获得感官享受,如泡热水澡、逛公园、买花给自己。
好好宠爱自己,才能活得从容,眼里有光。
希望我们都能与焦虑和谐相处,当然,首先我们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