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7日
离最后高考只有三周了,每周模拟考试的排名犹如战鼓,咚咚的鼓声使气氛越来越紧张,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犹如一根琴弦越绷越紧。
学校希望搞拓展活动,磨练孩子意志,增加高考决心。不料,有家长透露给孩子,导致学生抵制,甚至情绪波动,学校被迫取消活动;
有家长开始送饭,更多的家长建议学校提高伙食标准,家长们对每日菜谱,甚至绿豆汤是否加冰块等细节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校长很郁闷;
孩子成绩持续走低,有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突击辅导,甚至更换老师,遭到学校拒绝;
学校为了稳定军心,希望家长和孩子签名承诺高考拼搏到底,个别家长的质疑“搞形式”,校长反映强烈,撕掉了第一张签字榜,更多的家长声援学校,群攻反质疑家长,于是学校又让孩子们重新签了一份承诺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校突然发现有三个孩子出水痘,高烧不止,传染性极强,一时间隔离、治疗、消毒,忙成了一锅粥,家家自危。家长各种慌乱,各种建议,学校心惊胆战,安装排风扇,发口罩,天天喷84消毒水以及各种消毒液。儿子说其实孩子们很淡定,但天天被“浸透式”消毒,寝室、教室每天喷,衣服、被子,毛巾、书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里(儿子回来高考,两周后身上还有这个味道)都散发着消毒水刺鼻的味道,甚至连带去的水果等食物都是这个味儿,根本没法吃。家长们害怕腐蚀孩子们的呼吸道,但更怕染上水痘,都咬着牙隐忍不发。
很显然,备战关键时期学校和家长都希望为高考助力加油,尤其是家长,孩子住校,鞭长莫及,便只有提各种建议。众口难调,家长们的意见本就难以统一,偏偏这个校长很民主,凡事去征求家长意见,自然是众说纷纭,事与愿违,反而牵扯了双方很多的精力,都弄得疲惫不堪。
2018年5月25日
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日子却并不平静。按儿子的说法,他最近确实是有点“多灾多难”,先是在宿舍里,躺着聊天,床板突然塌了一个角,吓了他一大跳,好在是下铺,有惊无险;上周学校到处喷消毒水,他不慎滑了一跤,尾椎骨剧痛了一周;最后就是本周,突然开始发烧,急性扁桃体炎,连续四天高烧39度不退。
周一晚上把他从学校接回来的时候,已经打了一天吊瓶没有好转,一直高烧,没有进食。爸爸接他回来的时候,高大魁梧的儿子痛苦地缩成一团,站立不稳,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连当天的毕业合影都没有办法完成,校长只有给他单独照了一张,说后期制作“P”上去。
儿子从小生病都是我护理,偶尔高烧,也是在家里自己物理降温,用中医调养,很少使用抗生素。这次的阵势,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持续高烧的意思是,只有吃退烧药或打退烧针才会出汗退烧,两三个小时药效一过,又重新高烧39度以上。非常时期只有中西结合了,一天两次抗生素吊瓶,外加大量饮用鱼腥草煮水。夜以继日的,四到六小时一次,39度以上的高烧,对成人来说,非常痛苦,还会伴随头部、咽喉,身体的各种疼痛。每一轮高烧来袭,儿子都全身滚烫,迷迷糊糊的叫着:“妈妈,我好难过,你救救我吧!”听得我心急如焚。冰敷、精油按摩,刮痧,同时薄荷泡水,我各种招都用上了,只希望小主能减轻痛苦,多睡一小会,这种时候,睡眠就是最奢侈的享受。
熬到第四天情况才出现转机,终于不烧了,但嗓子剧痛,不能吞咽任何东西包括口水,那种痛就像结痂的伤口被剥开,裸露着,磨擦着鲜粉红、柔软肌肉表面的纹理,让人痛过一次,就心有余悸。
这种夜以继日,不眠不休的煎熬实在是痛苦,尤其马上就要高考了,这一耽误就是一周,亲人朋友都替儿子捏着把汗。几天没有好转,儿子也着急起来,身体痛苦的同时又增加了一层焦虑,我只有用孟子语录来安慰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既然遇到了,就坦然面对吧。
那段时间,我时常想,如果人在经历苦难的时候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不把它当成背运的折磨,而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考验,一种实践,一段难得的经历,是不是就不会觉得太苦,太煎熬?这也是我选择在痛苦中把感受记录下来的原因。
今天是第五天,情况稍好,儿子就要求回学校,因为高考只有一周了。这次痛苦的历程,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儿子成功减肥12斤,而我由于日夜操劳,沾光减重4斤。
2018年6月6日
明天就是高考了,家长微信群里不停地刷屏,各路神仙、菩萨和主,各种祈福、念经,各种祝福,其实不论什么内容,只要最后加一句“转发高考必胜”,家长们就争先恐后的地转发,有点病急乱投医式的可笑。
亲人,朋友们各种渠道地表达着祝福,叮嘱我明天送考要穿着红色的衣裙(开门红),或鲜艳的旗袍(旗开得胜)之类,弄得我好像也开始有点紧张了。倒不是因为考试本身,考试是儿子的事情,家长只能协助后勤,我一直很清楚,紧张是因为气氛,似乎在这个时候太淡定就不正常。
在中国,高考绝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考试,而是全国人民的考试。无论是电台、电视台、朋友圈、交警大哥,还是学校前的各种横幅,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即将高考,在这种全包围式轰炸下,想不紧张都难。
“儿子是靠得住的,值得信赖!不然呢?家长急有用吗?”,我反复对自己说,于是又恢复了平静,嗯,这个逻辑没毛病。
群里有人转发了莫言陪女儿高考的散文,和其他家长一样,大作家也是各种紧张,其中有一段特别传神,“车在路口等灯时侧目一看旁边的车,车牌的尾数是268,心里顿时沉重起来。如果考268分那就糟透了。赶快看后边的车牌尾数,是629,心中大喜……”
家长们心里七上八下,焦急万分,却并不敢显露出来,怕增加孩子的负担,每年都有因为高考睡不着的孩子,失眠的家长怕是更多。低眉顺眼,小心伺候的同时,心里还要琢磨接送路线、高考食谱,好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这场人生大考。
明天的厨师长是外婆,冰箱里鸡蛋满满,她却特意去买了一块五一个的新鲜土鸡蛋;排骨要当天买,当天炖汤;牛肉和虾仁都要买最贵最好的,菜谱是一个月前就已经敲定的,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菜名吉利;她还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了相关后勤人员五点半起床后的一切分工,一派厉兵秣马的景象。
晚饭后儿子显得有些紧张,刚才还满不在乎的地跟我们谈天说地,吹嘘自己心态很好,临睡觉,却跑去刷题,而且越刷新越心虚,发现很多题都不会,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嘻哈表情。
看见苗头不对,我赶紧大念“考的都会,蒙的都对”的考试真经,哄着他赶紧睡觉。睡前,儿子又大放厥词,“真希望这次题很难,把那些高分的全部拉下马,这样我可就是最好的成绩了!”
“我看行。赶紧睡,拜托佛祖梦想成真吧!”,我一面表示赞许,一面帮他肩颈按摩放松,一会儿,“阿Q同学”便心满意足地打起了小呼噜。
我看了钟,还好,不到11点。
高考就在明天。
后记:
2018年 8月这场叫做高考的战争已经尘埃落定,儿子考上了南方滨海的一所大学。说结果不重要,太矫情,但体会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无疑比结果更重要。
回首一年多来的备考之路,每一幕都生动鲜活,历历在目。无论是剑拔弩张的父子之战,还是在父母强压下艰难的选择;无论是美术集训时,坠入谷底的历劫磨难,还是在文化学校里,倍受关注和追捧的“飞升”;无论是冲刺阶段高烧的煎熬,还是考前的紧张无措,对儿子和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和财富。
人生就是经历,一直觉得中国的孩子如果没有经历高考的跌宕起伏的历练,就像是女人没有经过临产前阵痛,也许会是一生的遗憾。作为父母我们愿意和孩子一起经历,一起思考,一同成长,尽管蜕变的过程如此痛苦。
想用一两万字写尽这一年多来的酸甜苦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以为记”的好处在于煎熬时记录可以减少痛苦,快乐时记录可以增加幸福,既然是人生大戏就不应该偷懒,更何况,这些关于高考的故事,也绝不仅仅只发生在某一个家庭里。
希望这些记忆不被忘记,历久弥新……
全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