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二的一个晚自习,忽然诗性大发,想要写诗。于是写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诗的日记》。其实,那时对诗的概念很模糊,上语文课学过几篇现代诗,就莫名其妙的喜欢这种文字的韵味。凝练的文字,压韵的格式,意味深长的句子。没人教给我如何写诗,我只是凭自己的一时兴起,写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首诗。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是这样,写下自己认为的诗,全凭一时的冲动。几分钟,一挥而就。也许,这些诗被诗人不当成诗,充其量就是大白话而已。老公也经常戏称我写的诗都是“白菜诗”。那又如何呢,我喜欢。我写的都是自己内心的话。
话说,我从初二写到初三,都记到自己的一个小本子上。高中功课就忙了,高考升学把我写诗的爱好活生生的吞没了。写的也少了。初中的诗丢了很多,高中的也留下很少。
命运让我重新与诗懈逅却已近中年。大约2013年喜欢上了摄影,每当晚上整理照片时,就回忆白天拍照时遇到景物时的经过,这景物触动内心隐秘的情感,就想写几句,写着写着就想写成诗,于是便开始了写“我的诗”,一直坚持到现在大约四年多了。回顾这四年,我的诗相比初中进步并不多。因为我的随性和懒惰。但我爱它们。因为它们都是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也许语言直白,没有深度,处处都是小情小调。但是,这是我情感的孩子们。
一位朋友帮我把2013年到2015年间的诗编成一本书,我私人订制了十册。当看到自己写的诗和拍的照印到一本书,内心竟然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给它取名叫《思想在生长》。
因为我深知,我是一个思想很晚熟的人。我只能沿着我的生命轨迹在经历中随遇而安的成长。从2015年到现在,又写了不少诗。都收在我的新浪博客里。很少人关注,很少人点赞。可是我依旧随遇而安的写着我自己的诗。在情感涌动时,在灵感来临时。
不过,我没有再为自己订制诗集。因为自己也感觉自己写的诗很肤浅。不想浪费朋友的精力。遇到简书,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园地。这里可以自己制作自己的文集。可以向高人学习,可以发布自己的作品。我试着发了几篇散文,竟然都投中了。但是向诗歌栏目投稿时,却篇篇被拒。也许自己诗歌还难登大雅之堂。因为我致命的弱点在于写的多,看的少。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就像井底的那只青蛙,只看到井口那一小块天空。
我受打击了吗?哈哈,我一点也没难过。只是更加清楚认识自己而已。我的诗,都是我用自己的情感为水和养分,原来的那点中文底子为土壤,认真种出来的大白菜。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更无法选择天赋于我们的悟性。如果能选择谁人不愿生长在好的家庭环境中,谁人不想天赋异禀。我,只是我。人生匆匆四十年,降生于寻常之家,天赋我一般的悟性。不勤奋扎实,却又浪漫多情。所以,写出这样的诗,我还是很高兴的。这是我自己的诗,不管是大白话,还是幼稚,我都还满意我自己的作品。从不愿跟任何相比。我只是我,世界上只有一个我。而我的经历与情感,也只属于我自己。
唠叨了这么多,就算是自己给自己的诗写序吧!接下来的日子,我会认真的去重读古典文学和现代经典诗歌向前辈学习。也会继续写自己的诗。就是水平再不济,我也不会放弃。因为,这是我少女时的梦。因为生命苦短,这是我情感的一个出口。以后的日子,请为自己的生命写下自己的诗。
附:2015年的第一天,翻看起16岁时写过的诗篇。16岁的寂寞,16岁的忧伤,16岁的朦胧的碰撞,一起涌上心间。2015年的第一天,提醒我生命的方向!
诗与我
诗,
在我笔下是稚嫩、笨拙地,
我真不想这样对它,
可笔尖总是经不住白纸的诱惑,
把心底的呐喊,
一股脑倾泻在上面。
因为,
这样可以把痛苦,
浓缩在纸上,
减轻那颗苦寂的心的负担。
诗,
不偏坦我,
无论我如何努力,
它总不让我打扮,
在我的笔记簿里,
它穿着灰色的衣裳。
缪斯之神啊!
世俗里的一个女孩向你呼喊:
请赐与我一份才气,一份浪漫,
让诗在我的世界里,
五彩缤纷。
呵呵,整理完以后,心想原来16岁时就已经为我现在写的大白话诗在奠定基础了!16岁写成这样,也许可以原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