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前,张老师从他的背包里拿出那个印着“张亚康名师工作室”的笔记本,我无比惊喜“张老师,你竟保存着?”张老师笑着说“那当然了,里面都是我做的笔记呢。”说着便翻开一页页,本子已用了一多半。这个笔记本是去年工作室启动那天张老师专程来看我时我送给他和晓霞院长各一本留作纪念。让我意外的是张老师全国各地那么多的“学生”,我送他的那本笔记本他竟随身携带着。作为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创始人,张老师总是那么和蔼亲切,那么平易近人,耐心地解答我们遇到的教育困惑,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学生“生命的真实的状态”,让我们真诚真实地表达生命的在线,像朋友一样与我们聊天,又像一位慈祥的长者不厌其烦地督促我们以写为师,提醒我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力,在生命叙事中看见更广阔的教育天地。
认识张文质老师是2019年10月16日,陈海平校长让我邀请张老师到我们学校为全体家长作一场讲座,张老师讲座的题目是《家校共育是对儿童最好的成全》,张老师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点,教育应该是以成全的方式,从成全生命的高度来理解家庭教育。” 教育应该是以成全的方式出现在孩子的生命里,这场讲座,不仅后海的家长被圈粉,我也被张老师的“成全教育”所吸引,孩子不会写作了,不是指责,而是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成全”孩子完成习作;孩子情绪低落了,怎么引导孩子调整坏情绪,“成全”他的快乐成长。2019年至今,后海小学的家长会邀请函的第一句就是“家校共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从未改变。我把“成全孩子”也作为我的教育理念,在毕业前夕,从未上过学校舞台的小萧同学,我陪着她一起选书,写阅读推荐稿,一句句演讲指导,最后站在升旗仪式的舞台上阳光自信的“好书推荐”时,我看到了因我的成全那个闪闪发光的孩子;考试89分的小樊同学太想考90分了,在他认真把试卷上的错误改正后,我把试卷上的89改成了90,并告诉他“张老师奖励你的一分是“考后100”;有时候孩子们告诉我作业有点多,我会让他们自由取掉一些……小小的“成全”换来了孩子的自信、自然、自洽的生命样态。
如果说第一次是特别专属后海的邀请,后面两次都是在我们将要举行家长会前夕,总是想让我们每一个家长都能好好地学会“如何成全孩子的成长”,我打通了张老师的电话,2020年12月17日,他刚好在东莞,于是下午三点多到了深圳,不仅晚上给一千多名家长带来了《回到儿童 理解儿童 促进儿童》的主题讲座,下午还给老师们做了《什么是“三有教师”的讲座》,下午原本一个小时与老师们的分享一直延续了两个小时直到晩上的讲座快要开始前半小时结束。第三次是2021年3月26日,打电话,张老师刚好在深圳龙岗,张老师又给家长做了《有效沟通为什么这么难》的讲座。连张老师都说后海怎么这么幸运,因为后海与张老师的这份缘分,也有了我和张老师的缘,每一次听张老师的课,他的幽默风趣,他的教育智慧总是让我如沐春风,回味无穷。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真诚”,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观照内心,真诚地面对孩子,真诚地面对教育,慢慢地我好像品到了“什么是生命教育”,这个生命包括教育者自己,包括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包括众生,无论是好还是不好,我们都要好好面对,并尽可能地让TA绽放光彩。后来张老师还来后海为所有爸爸作了《父亲的意义》等专题讲座……2021年第一次参加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时隔三年,今天第二次像个认真的小学生一样静静地聆听张老师的讲座,听他讲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故事,语言依然是那么风趣,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教育,从而得到生命的滋养。
在张老师的鼓励下,我也开启了书写带有生命气息的教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