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一本我一年多前买的书,当时大概也读完了,但是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当然,也可能是我的记忆力太差了。
既然决定开始坚持阅读,就在我的书架上扫了一眼,看到了这本书,本来想着就当是练习在《快速阅读》学习的阅读方法,快速读完就可以作为二手书处理掉。
当然,我读得确实比较快,18万字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没有仔细统计,因为完全没有觉得枯燥需要缓冲。书的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同时在一些方面也比较有共鸣,阅读上没有障碍,也是有很大收获的。
如果说阅读感受的话,就像是请教了一位很有经验心得的前辈,讲了他自己和他身边的故事,其中涉及人生哲学、自我修养、如何读书、如何面对困境,甚至是如何学习语言和减肥,大多是生活工作中时时困惑我们的问题。
虽然,标题确实有些标题党,但是内容真诚,花半天的时间读一读,多去领会,必然受益匪浅。不同的时期再去回顾翻看,也会有新的收获。
就我个人的收获而言,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与其每天苦思冥想生活的意义,不如买几本哲学的书翻翻看,或许有一些启发和指引。
2.多读书。正因为肯花时间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真正懂得如何读书的人才更稀缺。
3.凡做一件事,不要虎头蛇尾,甚至开始时的路径要尽可能平坦,注重加速度。
4.坚持比聪明重要。节奏比速度重要。能够计划好的事情才去做,把握节奏,坚持下去。
5.很多时候,“凡事开头难”,但是更难的是开头之后的第二步,先找好方向,再提升效率,在选择中徘徊是最浪费时间的。哪怕死在路上,也不要死在路口。
6.与从前的自己做比较,哪怕“聪明的鸟”先飞了,也比不过飞机和火箭,这种攀比没有意义,除了徒增烦恼。
7.不懈努力,就像是播种一颗种子,满心期盼也未必能加快生长速度,但是耐心栽培,总会有破土而出的一天。有的时候不是努力不够,是还没到时候。
8.多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内心的平静更长久。
9.保持“年轻”,永远有能力和权利选择。
10.添加书单:《思考,快与慢》、《异类》、《习惯的力量》,其中《思考,快与慢》似乎与后两本的观点不同。还有《人月神话》。
11.坚持写博客或者其他可以输出的地方,关注OurCoders。
12.学英语要目标导向、兴趣导向,可以看美剧练听力,反复看技术文档练习阅读能力(技术领域),听技术类型的大会(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或者有外国人参与的聚会(Meetup、CocoaHeads)试着发言(母语不太会闲聊,换了语言可能也不太会闲聊,如果善于讨论专业内容,反而是个切入点),通过在Quora回答问题(拼写检查工具:易改IChecker)。不要总想着速成,循序渐进,有成就感,保持快乐。
13.“二手”知识,不要只看别人“消化”好的内容,尽量看一手资料。“如果我的评价吸引你了,请去看原书”
14.机器学习:模型+数据。阅读带来的,要么数据增长(使得模型更精准),要么模型增长(提供新的思维模型)
15.如何避免一年的经验重复十年?更有挑战的工作or做一个副项目
16.要快,但是不能着急。否则会带来挫败感或者走错路。
17.世间没有绝对完美,只有不断追寻。不计其功,不竭其力,日拱一卒,永不放弃。
18.与人交谈:30分钟原则+不争论原则。30分钟倾听,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19.细节决定成败。前提是确定性的关键因素已经做好了。
对于,想要看还没看这本书的同学,这算是一个参考吧,希望有用。
这是我的第02篇文章,我会一直读下去,也希望可以一直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