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跟朋友聚会、掏心肺地聊天是什么时候?最近一次与父母、家人坐在一起拉家常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约3、5个好友相聚,A明天要出差;或B明天要带孩子去学钢琴;C说,早点说就好了,我刚好明天有安排了……朋友难得聚齐一次,往往得集齐天时地利人和。下次聚聚,有时间一起吃个饭,往往只是说说而已。
我们总在为生活满血打拼,上班、加班、出差,创业,希望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钱、有闲、有人爱、没有赘肉。而所谓的将来的美好,却是最大的骗子,总与我们保持着一段距离,仿佛永远也到不了。有足够钱了,身体垮了;与工作有了外遇,家成了旅馆,枕边爱人如此陌生;ipad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回头看这一切,这难道就是人生的意义吗?
明天是由一个一个的今天拼接起来的,过好每个一当下,累积幸福的每个点滴时刻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有一个TED演讲“幸福是什么”,哈佛大学通过研究724名男性的真实生活,从少年时期一直跟踪现在(目前还没停止),横跨75年。发现财富和名誉都无法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良好亲密的人际关系才是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
“假如给你一个健康的24小时你会做什么?莫里说,他想吃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去游泳。中午请朋友吃一顿美味的午餐,和朋友聊聊天,不要很多朋友,一两个就好,这样他可以很专注地听他们讲话,下午去公园散步,享受大自然,晚上和家人去饭店吃意大利面,或......”这是《相约星期二》这本书里我很喜欢的一段话,也拍成了同名电影。这是一个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一部用纸巾擦着眼泪看,看完托着下巴思索的电影。讲的是一位体育专栏作家每周二都要横穿整个美国,与自己大学时的教授“约会”。因为这位教授得了绝症,不久于人世。14周里聆听教授的人生教诲,并使作家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之前看的《人生的七张面孔》里提到的。《人生的七张面孔》是婚姻关系、人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被媒体誉为“婚姻教皇”的约翰•戈特曼的著作,前段时间刚看完。这是一本全方位教你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书,深入探究沟通背后的秘密,提示人类的7个主要情绪指令系统。从细节、实操入手,帮助你建立良好的夫妻、朋友、孩子、亲人及同事关系。
整本书让收获最大的就是建立常规活动的建议。
选个时间、挑个地点,我们约吧;坚持下去,让它成为一种仪式
选个地点,餐厅、公园、咖啡馆或其中某位的家里;挑个时间,一周一次、一月一次、一季度一次或者一年一次。不管怎样,朋友我们约会吧。这个时间不可动摇。
一直喜欢看《老友记》,很向往那种朋友关系,虽然都混得不怎么样,有几个还是怪咖,但是坦诚相待,各自包容,逗逼相处。没事的时候他们总窝在Centrer Perk咖啡馆的那张沙发里,不知道他在哪的时候,去Centrer Perk找总不会让你失望。那张沙发已经成了6个人的专属沙发。
有一个有爱的父亲,每年带女儿去西湖边上的同一个地方拍照,整整坚持了33年。女儿已经从小孩子长大成有自己孩子的母亲,父亲也从小伙变成了大叔。回看这些照片眼睛湿湿的,心是暖暖的。
这都是在生活中加入了常规活动的魔力。
生活总是忙碌而无序,从今天开始,策划几个常规活动并坚持下去吧。
常规活动可以很简单也可以有些隆重,关键在于形成惯例。出门时与孩子、爱人的吻别,夫妻固定时间亲昵、与朋友的定期约会、生日宴会、家人每年2次的出游、春节回老家等都属于常规活动。
常规活动能够保证人们抽出时间进行情感沟通
人们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为他们无法与家人、朋友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辩护。而定期的常规活动则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常规活动因为是事先规划好了的,是可以被预见的,人们有足够的时间作计划把那天空出来,而且时间和地点都是定好了的,也大大提高了效率。如人们还会有点小期待呢。如与朋友约定每周六起去某个体育馆游泳;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去某个咖啡馆聚聚;每个月给孩子一个“欢乐日“、夫妻每月策划一个有些不同的昵方式……
记住,常规活动不一定非常复杂,它们只需要定期重复就可以了。如每天睡前为孩子读睡前故事,企业每周简短的早会,每周三吃完晚饭放下手机一起散散步等,这些都是很简单但长期坚持下来有深远意义的常规活动。
有些常规活动能在人生转折点上起很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比较重大的场合上。如庆祝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18岁成年的生日,上大学、毕业典礼、婚礼等,通过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庆祝这些人生转折点,我们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充满勇气和期许开始新的人生。
常规活动可以缓解矛盾冲突的影响,继续保持某种固有的联系
情侣/夫妻间的吵架拌嘴时有发生,严重时,摔门而出,然后开启冷战模式。我甚至见过连续冷战1个月的夫妻。其实心里早已消气,只是倔强的认为先开口就破功了,认怂了。如果夫妻间之前就过有无论发生什么,出门前都要kiss goodbye或拥抱的仪式,那么它很可能成为夫妻打破沉默的钥匙。并不需要谁先认错,双方像往常一样轻轻拥抱,给了双方从吵架的气氛中解脱出来的机会,那么和解其实就不是问题了。
常规活动代表了一种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感
这种价值和认同感是我们维护与家族、朋友、工作团队或社区之间关系的基础。文化认同感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说你是哪个social and cultural group里的人,你是以一种怎么样的方式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你是谁,你不是谁。拥有相同文化认同感的人拥有相同的信念。如世界顶级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盖茨家族等)的家训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还有如我是基督徒每天祷告、我是穆斯林我不吃猪肉等。
小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规活动来加强价值认同感的传导。如阿里公司取武侠花名的文化,家庭里的一些文化传统,独特的拉手方式、亲吻方式,每周固定的家庭披萨夜,每年在孩子门上划的身高尺子等。这点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体现特别明显。比如全家经常固定时间去露营,爬山,固定时间看电影,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文化认同,我们是勇敢爱探险的一家,每周五我们全家一定会一起看电影,我们是爱看电影的一家等。
《纽约时报》曾评选出10个让孩子幸福满满的家庭传统仪式。包括秘密的拉手方式、生日帽、开心罐、和爸爸/妈妈的单独约会等。
这种简单的常规活动成功进行几次后,可以一直固定下去,成为一种传统,形成独特的家庭传统、圈子/社群文化,久而久之成员间会获得强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尽可能每个人参与到活动中,并负责起活动的某个部分。有可能的话,每次常规活动用照片或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制作成时间胶囊,5年、10年后再打开,想想那场景吧。
有些灵感了吗?从今天起和家人、朋友一起策划一些常规活动吧。
我和孩子的“欢乐日”
陪3岁的孩子看《爱探险的朵拉》这个动画片时,有一集“boots 的欢乐日”。讲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欢乐日,在这一天,快乐最大,只要孩子开心他想做什么都可以,没有平时那么多条条框框约束。小猴子boots在这一天特别开心,做了它一直想做的事情。平时我对孩子挺严格的,饭前不可以吃零食,吃饭时不可以看电视,一次买玩具不可以超过一个……“不可以”成了我与他对话的口头禅,有时候他也会闹些小情绪来反抗。虽然为孩子好,但是我担心他会有些不开心或小忧郁。毕竟孩子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打算每个月给他一个欢乐日,他可以自己选择是哪一天。每次欢乐日的前一天,他超兴奋,早早的开始计划明天要干哪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我担心他会一整天会只吃零食不吃饭;买一堆死贵的玩具,不按时睡觉等等堕落一天。其实根本没有,跟平时差不了多少,反而因为心情太好,显得特别积极配合。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小小的放纵,给了孩子一个压力的释放出口,在日后的教育中更顺利。我每个月也给了自己一个欢乐日,不去想工作,不去想明天,不逼自己去学习,去买心水已久的东西,而且可以吃垃圾食品,真的很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