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地方待久了,通过自身努力,某个或某几个方面深得大家的认可,如此,在外界的持续褒扬下会形成思维惯性,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习惯性被认可心理。
当周遭环境突发变化,比如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有着更大平台,有着更为勤奋,扎实,出色人才的地方时,会形成一种急切的,有点焦躁不安的情绪。一方面,希望自己也能在这个新环境下被尽快认可,另一方面,当自己展现出来过去已被认可的特点或特质,却被别人挑刺,被找出其中的漏洞、毛病的时候,会有一种不相信、不服,甚至是抵触的情绪。
其实,这就是一种井底之蛙、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倔强顽固和低情商心态。
今天,我把花了差不多一周时间做成的一份ppt专题汇报材料提交给组长看。
组长的年龄跟我差不多,外观看起来也是我这种屌丝模样,同样来自于“小山头”,在这个“大山头”已经干了好几年。我初来乍到,被领导安排在他手下,一边学习业务,一边分担工作任务。
写这份ppt确实是让我抓狂了一阵,从制定框架、明确内容,到搜集、统计数据,再到布局谋篇、组织语言都细细斟酌、酝酿和耕耘了一番。对于组长提出的思路,我也有对照和参考。
ppt初稿成型后,我还特意看了两遍,自己给自己打了80分吧,然后满怀期待地提交了。“或许马上也会看到组长充满肯定的眼神”,我暗自思忖。
没想到,现实与心理感受的反差还是有点大。
组长可能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觉得写这份ppt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忍心给我当头一棒。
他首先对前面两部分表示了肯定,然后指出问题,一是通篇逻辑还是没体现出来,有点乱,二是层次也不分明,三是内容不全,细节没交代清楚。最后,他说这份ppt顶多完成了百分之五十,得静下心来好好改。
我一下子变得灰头土脸,心里面不服气,不服输的种子似乎悄悄埋下了。
特别是当他讲到文案中某个数据来源的时候,我们还辩论起来,我提高了一些分贝,甚至还有些面红耳赤,那颗种子已破土而出。
心绪稍平静下之后,我还是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根据组长提出的意见,仔细把那份ppt再精读、揣摩和深入分析了一下,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整片文案的逻辑都有待重新梳理。
我又把他的思路和修改建议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并跟现有文案进行对比,不得不承认,他指出的问题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直击文案的弱点和要害。
我想,按他的意见修改后的文案毫无疑问将更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人贵有自知之明,当问题、不足暴露之后就应该认真、理性、勇敢地面对。
组长毕竟是组长,他虽然也来自于“小山头”,但他已经在“大山头”里刻苦修炼了好几年,他的功力肯定也是在反复的实践和验证中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他的技艺也肯定会比我们这些“小头头”更加娴熟和精湛。
所以啊,当自身在某个或某些方面被周围的人普遍地、习惯性地认可时,得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你得知道,这些认可只是暂时的,是小范围的,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由此可见,一个人不管自身知识有多丰富,见识有多广,能力有多强,层次有多高,他若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平静耐心的态度,并辅之以相匹配的行动,这样的人,才是真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