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的点很多,提笔却想起:在一位简友那儿看到的几段海绵宝宝跟派大星的对白,那样简单却生动有趣,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海绵宝宝了,也勾起了我的回忆——大儿子小时候,也喜欢看海绵宝宝,常常会看得如痴如醉哈哈大笑,我却不喜欢,确切地说,我根本就从没想过,真正静下心来跟孩子一起好好看这部动画片,而只是因为诸如孩子功课还没做好之类的事情焦虑烦恼,跟孩子完全没在一个频道上,没心情看。
现在想想,那时那样的我,多么无聊,多么无趣也多可悲。
孩子们喜欢的《植物大战僵尸》也是。
那时我家附近有佳世客,佳世客里面有京广书城,那是孩子们的最爱,大儿子也是。每到周末,就想去京广书城看书,而每次看完出来时,儿子总想买一两本《植物大战僵尸》的书,每到这时候,我就很纠结——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听儿子跟我讨论过植物大战僵尸的内容吧,他也没告诉我为什么想买那本书,而只是抓着那本书,眼神里流露出渴望的目光。每每到这时,老母亲就会既无奈又愤怒,因为感觉看这样的书没有意义,而儿子想买,老母亲也只能支持。
无奈地付款买书,然后回家。
直到很多年以后,小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小伙伴们还是痴迷植物大战僵尸,有的小伙伴买了很多植物大战僵尸的玩具,小儿子从没跟我要过,只是看到家里当年他哥哥买的植物大战僵尸的书如获至宝,看得如痴如醉。有时候会要求我给他读,读着读着,我也开始喜欢了——是喜欢跟孩子一起开心读书的那种气氛。
有一次听小儿子朋友的妈妈讲起,她给孩子买了全套《植物大战僵尸》的书,跟孩子一起读的情景,讲得那么热情,听她讲述都能想象她跟孩子一起读得多么好玩多么有趣,那时内心有几分苦涩,想起当年大儿子买书的情景,小声说起,那位妈妈疑惑地说:“可是那些书读起来挺涨知识挺好玩的呀。”
我只能很惭愧地说:重要的是,当年我根本连看都没看,就直接评价那些书了,认为看那些书不好。
人家只能笑笑,遗憾地陪我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有时候很庆幸自己二胎仍然生了男孩——伴随着二宝慢慢长大,我才慢慢越来越理解大儿子了,原来男孩都是那么喜欢冒险那么喜欢玩打架游戏那么喜欢玩游戏看植物大战僵尸……
也想起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小时候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连糊墙的报纸上的故事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有时候连看作文选,被父亲看到了,都要愤怒地喝斥:看这些有么用?!
当年喜欢看的电视电影,喜欢听的歌都是这样,常常被父亲喝斥:看这些有么用?!
到现在想想,很庆幸那些年追过那些剧,学生时代看过的琼瑶金庸古龙的小说。
想起大儿子的成长过程,常常会很心疼,我犯过多少无知无聊却自以为是的错误呀!
很庆幸,儿子还是能在我的反对下坚持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很庆幸,那些年,虽然反对虽然愤怒虽然不支持,还是给儿子买了那些植物大战僵尸和许多许多他喜欢而我从没看过的书,而那些大儿子选的书无一例外,他弟弟都如获至宝超级喜欢,每每看到这个场景,老母亲都既惭愧又欣慰。
我最喜欢的梁冬老师曾经说过:这一生为什么颠沛流离?是因为没有学会尊重。
我需要好好思考学习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孩子,尊重生活本身;带着一颗好奇好玩的心向孩子学习,孩子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真实不虚。
感谢我的孩子们,感谢我的朋友们,感谢生活,周末愉快。
(那些自己做过的无知却自认为是的事情,整理出来才发现,都是习惯性思维在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