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你觉得他有问题,并附和他人对其进行评价甚至是攻击。
但你可曾想过,事实真的如你所见吗?或者说,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那般模样……
有些人你曾经不屑一顾,觉得他们总是游离在“正常阈值”之外。
童年时总被老师点名批评的笨瓜、邋遢鬼,青春期时被同学们排挤的丑小鸭,大学宿舍里那个不合群的小透明,恋爱时被誉为“招渣体质”的姑娘,上班后公司里的便利贴女孩,结婚后罗里吧嗦的主妇……
有时候,你看到一桩大新闻,某个妻子被家暴致死,你先是跟随舆论大流痛斥丈夫是个禽兽,哀叹法治之不健全,然后再对夹杂于其中的另一种声音表示赞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一定哪里做得不对才遭至家暴。
你可曾想过,这些看起来“不太正常”的人都遭遇了什么?
那位可怜的妻子生前遭遇丈夫家暴,死后又要被流言攻击“自己一定做错了什么”,曾经参与其中的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口舌之利也是一种暴力?
——不是只有打在身上的拳脚才叫暴力,那些如暗器般,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冷嘲热讽、流言蜚语、轻蔑歧视,都是如假包换的暴力——冷暴力,它不会痛击你的身体,但是会毁灭你的灵魂。
如果你曾如此施暴他人,或者遭受过此等冷攻击,那么请你读一读这本《冷暴力》,看清这世界,看清自己的内心。
Part 1暴力与精神
《冷暴力》在法国已经畅销20年,可见民众对此话题的关注之深。
作者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书中,将冷暴力称之为精神虐待。她是一名精神分析学家、被害人学专家,但她并不是只会讲课,她还是一名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师,并数次在电视节目上就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呼吁立法。
在玛丽-弗朗斯看来,精神虐待绝有必要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干预。无论是从医学层面的观察和检验,还是从心理分析的视角为患者提供服务,玛丽都是有资格发言的,因为她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精神虐待的可怕后果。
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精神虐待无处不在。
口舌之剑看似无形,却能击溃人的精神,甚至谋杀人的生命。
Part 2冷暴力真的“冷”吗?
冷暴力之冷,一在其阵仗较小,不像打骂那样热闹。二则说明了此种暴力的感官属性——冷。
冷是一种令人难受的感觉,气候太恶劣,风霜雨雪即来,体表便觉寒冷,继而产生“苦”的滋味,好比身寒骨冷苦伶仃;除气候之外,他人言行有时亦如冷风,没有温和、亲切、热情加持的冷言冷语,传达出一种不欢迎的讯息,令人心灰意冷,胸中一股苦闷油然而生,却无处抓挠。
气候之冷,实属天意,冷过必然渐暖。
言行之冷,或可存心,冷过便是崩溃。
Part 3精神虐待之“冷”,锥心彻骨
01精神虐待无处不在
有人将精神虐待比作鬼魂,来去了无踪影,却能将人折磨地痛不欲生。实际上,精神虐待是有迹可循的。
在私人生活中,精神虐待无处不在。尤其是在中国,封建思想荼毒千年,子女终生都是父母的私有产物。大部分情况下,母性是一种本能的崇高、爱护和奉献,但总有一些人是自私的,他们打着“教育孩子”“为你好”的幌子来操控子女的人生。为了将子女驯服成听话的孩子,父母们不惜动用一切除了身体暴力之外的虐待形式来使孩子向“别人家孩子”看齐。
他们肆无忌惮地嘲讽孩子是蠢货、废物;
他们威胁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他们总是想让孩子当第一名……
孩子屈服于父母的感情威胁,为了规避精神压力而逐渐变成乖孩子,父母则无奈地向孩子忏悔:我只是一时冲动说了那些难听的话,让你倍感孤独。你要相信,我们是爱你的,所以你要听话。
面对父母的忏悔,孩子们逐渐开始反思自我,矫正自我,逐渐成长成父母心中的合格孩子。一段成功的精神控制关系由此建立起来。
但是有多少父母能够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说出那些话的时候,是真的一时冲动而不是有所预谋的吗?
你以为精神暴力只存在于亲子或者夫妻关系中吗?不,职场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精神厮杀战场。
你并没有被点名批评,但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和打压;
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完成所有工作,从不请假,积极加班。但是自从你怀孕后,却莫名其妙成了公司里“最爱表现,最爱争宠,最爱占便宜拿加班费”的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你突然间就被泼了一盆脏水,反驳只会令人更加厌恶,不反驳就只能背负污名;
你从上层空降到分部,却发现此前的所有制度都将你划出在外。没有人向你汇报,没有人认真完成你的部署,甚至还有人打你的小报告,你这个因为能力强而被下派的得力助手,突然间就成了一个没有威望的无能者,是不是几乎要憋出内伤?
……
02施虐or受虐?
一旦相关人开始拒绝和你直接沟通时,你需要注意了,他已经步入了施虐者的队伍。
接下来,言语污名、撒谎、嘲讽、轻蔑等行为都会接踵而至,擅长利用矛盾的人会使你觉得“都是我不好”;擅长挑拨离间的人,会令你成为一座孤岛;擅长打击他人的人,会令你觉得他才是最强大的人,你永远都不可能跳出弱肉强食的规律。
施虐者没有同理心,他们病态的自恋使他们自大、偏执,在他们的世界里,牺牲他人来转嫁痛苦是一种自然本能,控制他人可以使其获得自信和自尊。然而,自恋实际上是个不存在的空壳子,他们生存在虚无的镜子世界里,企图找到他人眼中的自我。没有主体的自恋者、偏执狂、自大狂,开始暴露出吸血鬼的本性,疯狂的嫉妒引诱着他们在破碎的生活中吸取他人的生命之血,虐待就此发生了。
受虐者总是被嫉妒的。一个人之所以会被施虐者选中,往往是因为他身上有某种施虐者想要据为己有的正面特质,而且与施虐者的空虚相比,受虐者总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令施虐者忿忿不平。当然,受虐者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才是致命的缺陷,比如天真、善良等,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招渣体质”的姑娘呀。
03失去行动力
在施虐者的精神虐待下,大部分受虐者都会陷入瘫痪,无力反击。
至今我都没有告诉过任何一个人我曾在9岁那年自杀过。原因说简单也简单,父母对我期望太大,即便考到第一名,也动不动就说我是一个死吃活埋的寄生虫,做饭嫌我做得难吃,挑水嫌我慢,上房晒粮食嘲笑我恐高……
当然,除了期望大之外,另一个原因就略微复杂了。父母虽然没有打过架,但是常年闹别扭。爸爸常常动不动就说要不是我赚钱养家,你们能过人的日子?言语之间,似乎我们都是他豢养的猫狗一般。而且由于我妈生了我和妹妹两个女儿,我爸一直觉得我们在村里很丢人,对我动辄打骂。妹妹比较胆小听话,几乎没被打过,甚至还比较受宠,但她仍然长成了敏感而自卑的人。
在一个闷热的夏季午后,我因为考了第三名被责骂。我坐在梯子上突然间回想起父母说过的每一句刺耳的话:你活着有什么用,只会浪费粮食!你这种寄生虫,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谁谁谁都能考满分,你为什么不能!你就带着你爸他们家的坏根儿,早晚是个没用的人!闺女都是赔钱货,倒霉!你怎么什么都不会,怎么不去死……
颓丧的情绪瞬间涌上来,我感觉这样的生活无穷无尽,不知日后该如何应对。于是我敲开了一只灭鼠的针剂,但由于情绪激动用力太大,瓶子被敲碎了半截,药水洒了一半,所以只喝了一半毒药的我只是剧烈呕吐了几次。头晕恶心几天之后,中毒症状逐渐消失了,但我自那之后就变得更笨了,尤其是记忆力差得不行,任何作业总是最后完成,人人都说我吃了健忘药。但健忘,也总好过变傻或者死。
压力、退缩、怀疑、混乱、孤独、恐惧,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进入青春期后,我神经衰弱、焦虑暴躁、抑郁自卑,至今患有植物性神经紊乱。在一次集体会议上,我因为和领导意见不合,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摔碎杯子后,将双手重重按在陶瓷碎片上。当痛感卷席而来的时候,我突然冷静了下来。不久之后,我辞职了。
当然,那次失控是我职场十年上的唯一一次失控,也并不纯粹因为与领导意见不合,而是他长期性骚扰我,虽然并没有造成严重事故,但我已然成了别人眼中可怕的人。
Part 4去他的精神虐待!Gotohell!
冷暴力虽然很可怕,但并不是无解的。
我虽然并没有完全克服那些“坏个性”,但我如今已快乐许多。
玛丽-弗朗斯在《冷暴力》中给出了应对精神虐待的实用建议。无论是在私人生活还是职场上遭遇精神虐待,你都不能继续委曲求全,要敢于转变应对模式,要敢于对精神虐待进行定性,要在心理上树立对抗意识,要敢于寻求帮助,要敢于发起对抗,甚至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然而,我们需要关注的则是精神虐待的发生土壤——尊重匮乏。
当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尊重,互相明确自己的容忍限度,那么精神虐待行为的发生概率将大大降低。然而,事实总是难以控制的,这也是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呼吁对精神虐待进行立法的原因。当然,没有人愿意完全生活在法律管制之下,所以,从自我做起,并且认真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杜绝冷暴力,让精神虐待go to 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