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体会到了一位历史学者的谦逊与悲观。
“是人类征服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人类所追求的文艺终究会变成一堆算法!”倘若我很不要脸地将自己想象成一位历史学者,那么我会站谦逊的角度陈述第一种观点,毕竟站在历史的角度说历史,总是要谦逊一些的;当然我会站在悲观的角度陈述第二种观点,毕竟以历史说未来,总也不好太乐观的,猜错了怎么办……
以史论史,看到的是留存下来已成结果的历史。这历史就是小麦和人类相互被需要。而历史的产生是人类以自己引以为傲的思想加上谦逊的态度,在否认小麦有独立思想的前提下,冠以人类的思想,来承认小麦的重要性,拔高其地位,来成全人类对历史谦逊的态度,毕竟历史已矣,可掌控。
以史探将,预测的是未知的将来。人类对未知总是带有天然的恐惧,因为恐惧所以悲观。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会把所有的感性体验都变成数据化,变成可以理性操控的算法。写到这里突然细思极恐,此时此刻的我是不是也被一堆未知数据操控着,写下这一堆废话。
果然是逃脱不了那句话“人类所追求的文字终究会变成一堆算法!”,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