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了,该开工的差不多开工了。年又过完了一个,怎么这么没感觉呢?!按理说过到正月十五,可是现在哪有那么多讲究,超市都是大年三十下午关门吃顿饭,大年初一歇歇,初二就开门了。一年到头就这样子,像我这啥也不是的,也是一年到头没假期,今年因为阳了反而侥幸歇了一个月,要不就连儿子高考前也没耽误该干啥干啥。可能人跟人活法不一样,我的眼里哪年也没啥年味,除了小时候,有父母在,一切有人罩着,那些个年才叫真的过年。如此说来,如今就为了孩子过年而过年了,我小的时候大人也这么说的“过年就是给小孩过年”,看来当时的大人也觉得没啥意思吧。也许如今的小孩子眼里心里过年还是好的,尤其在他们长大后回忆起来,本来回忆就自带滤镜。
今年倒是听说允许放烟花爆竹了,疫情三年人们心里憋得慌啊,尤其放开后阳一圈,过不去的年龄数字永远定格2022了,上头体恤民情,让人们借鞭噼里啪啦声增些喜气活力,借烟花盛开的美丽让心情好振作起来。抖音说的即使鞭炮震耳欲聋炸碎地球也炸不出年味了,也不尽然。年年吵吵没年味,过后又觉得以前的年是过年,有年味,就是说年必须过过去供怀念才有味吧。
城里的年大街小巷公园都挂红灯笼,也算张灯结彩了,今年的农村听说不允许拜年,但也阻止不了乡情亲情弥漫,该拜的照样走,毕竟是过年了。听说年前躲阳躲得大街上空荡荡冷清清,这肯定是真的。还是小时候的年每到过年拿来回味一下子有意思些,一个个场景就像老年画。
记忆里从进了腊月开始,家家户户的大人门们好像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我家里母亲会磨好面粉,父亲会把花生米送到村里油坊去,然后过些几天挑回来一挑子一挑子香喷喷的花生油,倒进专门装油的瓷缸里,盖好缸盖,存放好供一年用油。搬来花生饼,从此后早饭的粥里可能就有加的花生饼。然而我对这些可不感兴趣,我喜欢大街上崩爆米花的,还喜欢小姑娘身上的漂亮衣裳和头花,还有那些好玩儿的小东西,我盼年就盼着能吃上好吃的穿上好看的然后大人再给我压岁钱,那我就可以跑供销社买几块喜欢的糖吃,那个时候的水果糖跟奶糖似乎格外美味诱人。于是也就跟着大人数算日子盼啊盼大人忙他们实实在在的活,小孩子就忙乎他们的小心思,似乎扳着手指头一天天过。到腊月中旬,大人开始忙碌办年煎饼,我妈每天要摊一大摞煎饼,小时候我们家六口人,正值少壮那饭量肯定也大,按照我妈的话就是成天趴鏖子窝,因此我妈真的恨透了这活,我妈没让我学摊煎饼,不想让她闺女再受这烟熏火燎腰酸背痛烫手的罪。到如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山东女人,我也就在梦里会娴熟地摊煎饼。我爸就打扫卫生,置办年货,隔三差五买来零食,山楂、葡萄干、栗子、苹果等等,到了腊月二十四我妈还会做豆腐,腊月二十七八炒花生,炸油条,然后炸鱼炸虾炸丸子炸肉,炸面食小零食,家里一个大竹筛子里满满当当,满屋子喷香,下边的泥瓦缸里就是晾凉叠好的煎饼,小孩子也是要跟着忙年的,大人摊煎饼要跟着烧火,做豆腐也要跟着烧火,炒花生也是,还要帮忙翻锅,提前出去找沙子,沙子和花生一起下锅炒,那样花生炒得好,往往炒完花生当时也不想吃了,但是等到花生晾凉后才开始香起来的,炒好了我妈总是要给它们收起来,不经允许谁也不偷吃,直到她拿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吃,那会儿才最香的。还要自己自己加工黏面子包汤圆吃,所以自小我也就知道了没有前面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后面的香甜享受。
有的人家可能养头猪舍得杀,卖一部分,杀了猪后在村里挨着大街小巷喊喊谁谁家杀猪了,去买肉,我家我妈也养猪,不过自己家没杀过,到了年根我父亲会提溜回来一大块肉,倘若那年有点儿雪,就给这块肉用雪埋在南墙跟儿,那样保存好一些。有的年头我父亲还会弄来半拉猪头,他自己亲自熬猪头冻,那是我最最爱吃的美味了!不让我偷吃个煎饼卷猪头冻那我睡不好觉,估计我当年的肉肉就是这样长出来的。我可以不偷吃油条也可以不偷吃花生,也可以不偷吃糖块,唯独这个我抗拒不了,那一块块琥珀色晶莹剔透的猪头冻都似乎在殷切招呼我“来啊,尝尝我啊,来啊,好吃好吃好吃,来来吃一口吧……”于是我就下了决心(此处省略多少字不详)从那时候起我也学到了物质守恒,肚子就一个肚子,于是吃了这就没地方盛别的了,就算包的美味饺子也不那么吸引我了。
那时候一说起吃饺子我都有点儿腻了,我妈是从大年三十包到初六七,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后包饺子,我们家人口多,干啥活大家都是一起动手的,所以我那时就会暗暗嘀咕,就不能不吃饺子吗,迷信!时至今日想有那种迷信却永远没机会了。
大年三十是我们当地大集,往往大年三十以风和日丽天居多,早饭后,我穿了喜欢的衣服,揣了兜里仅有的几个铜板去赶集,这天的集市主要就是卖吃的和玩的好看的了,我的眼睛也盯的也都是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玩意儿,即使最后一分钱不花过足了眼瘾,高兴地回到家,而家里我妈妈大年三十也改善伙食了,煮了一锅肉,可以喝肉汤了。似乎太阳暖暖的,而屋门都不用总关着。
那些年的春节晚会,都是每家必看节目,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收着黑白电视看春晚,我记得我家是星海牌子的,电视要是不清晰,我弟弟会跑门口转那根高高的天线杆子,通常是里外呼应,外面一边转一边问,“清了吗”屋里答“清了清了”要不就是“不行不行全是雪花”于是调好了大家都坐小板凳小椅子的看电视,那个时候哪有几个近视眼?大家看电视还唯恐刺激了眼睛都使劲往后坐坐,大人平时还不让多看,怕近视眼,在谁家看电视看见谁视力不好的看电视几乎脸趴电视屏幕上,我弟弟还回来学了那样子,逗得大家哈哈笑,如今可好,我这个不折不扣的近视眼,也成了那趴电视屏幕上看的那样的人了。等着春晚那激动人心的春节序曲想起,倪萍赵忠祥意气风发,看得津津有味,无比开心,直到春晚结束,才起身,回到自己屋里,睡下了等第二天早晨还要早起拜年去。不过想起来那晚我妈依然忙里忙外的,她拿出来所有的好吃的零食,花生瓜子糖块还有山楂葡萄干,我就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也根本没有写作业的烦恼,就算我父亲是个老师,他也从来不催我们写作业,写作业这一方面完全放散羊,那可真幸福啊!而那边我妈还要准备第二天早晨一家子的早饭,开始和面剁馅。所以说所有的岁月静好其实都是有人给你你才有的。
如今回想那些年味很浓的岁月,讲给我的孩子他就不以为然了,完全像张洁写的《挖荠菜》里写的,不怪孩子,孩子们没经历过,完全断层,你让他们怎么理解呢?就像他们长大了再跟他们的孩子说“想当年啊爹还小呢,那是天天做核酸啊”他们小孩子也不懂一样。
好像有了手机后一切都变了,开始是短信拜年,敲钟那一刻都可以一时糊住网线的,后来手机升级智能手机,开始视频微信拜年,总感觉越来越省劲对应着越来越应付,非必要都懒得再亲自山长路远跑一趟亲戚家,即使去,也见不到路边喜欢的景色了,我小的时候过完年我父亲骑自行车带我去我姑家,一路上我不是被路边的小松树惊艳到就是被大上坡惊艳到,就连看人家贴的对联用了油亮亮的纸也觉得好看,寻思我家为什么没贴这样子的?……总之感受很新奇。尤其时过多年回忆起来还很美,看来人就该多多去经历,似乎酿酒,多年后回忆成陈酿。
如今即使我也还是去赶集也还是吃饺子也还是看春晚,只是皮像,而瓤根本都不是了,不单单因为如今生活的大环境,也许也还是人也终究变了,是啊,从一个少女到一个知天命的妇女人,怎么能不变呢?!当然我也不会为像而去像,我是很率真的。
别人的年怎么样我不知道,就算我的哥哥弟弟跟我一起过年他们眼里心里的年也会跟我不一样,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幸福就是这样的东西,你在其中的时候不觉得幸福,回忆起来才发现原来当时就在幸福中。平淡是福,家人都健康平安,即使不见面也知道你好我好,这就是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