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在得到专栏中,分享了一个工作室老师育儿的故事。二十多年前,这位老师的儿子出生了。那时她担心,自己和丈夫都偏爱批评,内心苛刻,儿子会从他们身上获取太多不认可。于是她费尽心思找到一名由衷喜欢她儿子的保姆。保姆满满的喜欢和认可,带给她儿子积极的影响。助力她儿子成为优秀的人,上清华,到美国深造。
这个故事触动了我。我思考,什么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礼物?
武志红说,在生命最初,就遇到一个满心喜欢你的人,这是最好的命运馈赠。
那什么是满心喜欢?父母亲该如何慢慢引导自己投入满心欢喜?
我从另一个故事找到了一个体现满心欢喜的切入点:回应。
一名可爱的五岁女孩珍,某天下午她爬进鸡笼,想亲眼观察母鸡怎么下蛋。为了不吓跑母鸡,她悄悄躲进空的鸡笼里,足足等了5个小时,才看到母鸡下蛋。珍兴奋地跑出鸡舍。
而此时,外面的大人都要疯了。为了找她,家人动用了邻居朋友警察。天黑之际,大家心情从紧张转到沉重。而此时,珍出现了,头发凌乱满身麦草。
“你跑哪儿去呢?”珍的妈妈问。
“看一只母鸡下蛋”珍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没有暴打更没有责骂,珍的妈妈紧握小小珍的手,让珍坐下来,用心听珍讲母鸡如何下蛋。这个“鸡舍事件”的主人公珍,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动物保育家珍*古道尔博士。
如果没有这样的妈妈,人类就会缺少一名优秀的动物保育家。
珍的妈妈回忆录上记载着接产医生对她说的话,这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试验,你会了解自己必须对另一个生命负责。而她的发展将有很大部分取决于你对她的回应。
一.你回应,孩子才有存在感
问自己,你愿意让孩子成为现在的你吗?
我抛给自己和老公一个问题,
“你想让孩子成为现在的你吗?”
我们几乎同时摇头。
但生命似乎总爱跟人开玩笑,轮回如同地心引力一般操纵着我们的命运。内心不愿意成为父母亲,但性格思维又都是父母亲的身影。我们不想孩子像自己,但你是孩子的起点,孩子无不在模仿自己。
脑中飘过一些记忆片断:
小时候,
全家人热火朝天盖房子。我长期被丢在篮框里。几根黄发,随风飘扬,眼泪鼻涕,哭着喊妈妈,哭声飘散在风中......
上幼儿园前,某次穿着一条招引蚊子的黑裙子。午睡一觉醒来,全身满是包。估计蚊子把我当成窝了。于是哭着找妈妈,妈妈忙,让我找爸爸。屁巅巅找爸爸后,怯生生站身旁半小时,爸爸压根没注意到我。
长大后,
生育淼时,当孩子刚脱离母体,医生倒拎着淼,告诉我:男,6.8斤。我头也没回。妈妈一脸不解:人家生孩子都是高高兴兴的,你怎么哭丧着脸?
孩子学会说话,常喊“妈妈,妈妈”。声音清脆传入耳膜,但我总等到孩子呼唤心急乃至尖叫了,我才忙不迭敷衍。孩子爸因为没有及时回应已同我争执几回。我不以为然,不就是没应孩子吗?现在想来,实在该打!与其说我没有及时回应孩子,不如说我在扼杀孩子的存在感。
我发出信号,没得到回应,慢慢地我便隐藏需求,不再发出信号。当自己有了孩子,我也习惯不回应,这是一种可怕的轮回。
因为父辈养育方式,无可奈何让自己内心深处有匮乏感。亲爱的,让我尝试理解你,摸摸你的头,说:没关系。我理解你。从现在起,你就可以打破这轮回。
成为更好的自己,捕捉并准确回应孩子,这是一条正确且必须选择的道路。
不回应,对孩子就是绝境;及时回应才能给孩子带来存在感。
研究发现,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妈妈能在七秒内准确回应,婴儿就不会有受挫感。如果超过七秒,受挫感就产生了。长久受挫,婴儿就会减少甚至不向妈妈发出信号。
这是个恶性循环:发出信号--不被回应--隐藏需求,不愿意发出信号--长大后倾向不回应他人(报复心理)。发出信号没人回应,长此以往,需求被隐藏,却不会消失。慢慢地,孩子对外界的回应要求会越来越低,会越来越不善于向外界表达自己,也不会有效回应别人,人际关系会糟糕。
缺失存在感,便会觉得无意义,价值感便会缺失。就不能跟外界建立起联系。
人类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展示自己的存在,这是普遍的社会心理。哲学家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当他人对我们的行为作出回应时,才能证明我们发出的信号是存在的。信号存在,证明我们也存在。相反,如果不给予回应,人就无法确认自己信号的存在。自己信号不存在,也就没办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存在感渐渐被抹杀。
当淼很兴奋地跑过来,说:“妈妈,你看!你看!”。我可以准确回应他:“淼淼把积木堆得那么高,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棒?”。当我回应了,孩子认可自己的感受就在那一刻被确认了,就有了存在感。
发布信号这个动作(做出动作,发出声音,发朋友圈)给不了存在感。外界有效的回应才会让我们体验到自己的信息是真实的,才会获得存在感。
二.你给予正反馈,孩子才会长成最好的自己
低质量回应还是正反馈?
身体力行,独立工作和带娃。盼望孩子能朝我们期待的方向成长。我们是爱孩子的,但孩子有没有从我们身上获得充分的认可呢?
翻阅日记:
淼因为某事耍脾气了,我们制止:不可以!
淼因为起床气赖床上哭着喊妈妈时,我们说:不哭,自己起床!
淼不想读经时,我们强迫他,跟我念!
我们发现,淼宝脸上少了同龄孩子灿烂的笑容。
**我们期待孩子明理,独立,乐观,却总在孩子哭闹依赖悲观时严厉指责他,所以孩子接受到的期待是,我不乖,我爱哭,我悲观,我不被喜欢。这些来自权威的期待慢慢内化为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或期待。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乡村学校,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18人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要保密。果然,事隔半年,上名单的学生成绩普遍上有了提高,自信心求知欲也更强,再后来这18人在不同岗位上都干出了非凡成绩。
这是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于校方是权威,校方于学生也是权威。老师们通过情绪态度一言一行将这份“相信”传染给了学生,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权威(老师)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正面期待,也变得更加自尊自信,愿意进步。
权威的期待或是权威性谎言,都可以强有力地影响人。换言之,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权威人物的影响和暗示。
最好的期待,就是我相信你。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
三.知道了正反馈,我们可以做什么?
.1.共情
1)充分爱你的孩子。
我理解孩子降临后,你有产后抑郁,你的时间无法自主掌控,你的生活工作无法平衡,但那只是暂时的。如同皮格马利翁凝视美女雕像的真诚眼神,让我们从微小行动开始。
深情凝望着孩子的照片,美妙的睡姿。给他讲故事,帮他洗澡。专注跟他的交流,理解他的全部体验,让自己内心充盈着对其满满的欢喜和爱!
2)连接你和孩子。
看到孩子的情绪,先不评判,不否定,先去理解和安抚。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理解他的。当孩子愤怒抗拒害怕时,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听不进去大人的话。我们先安抚他们,认可他们的情绪,进入孩子的内心,和他形成共振,让他对你产生信心。
最简单的方法是,“我愿意听你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评判,不打断,不揣测,先去理解他的经历;
共情,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对方,共情不是让你去表演,也不是为了操纵对方。
2.别盯着孩子的错误,无条件地关注孩子的进步。
靠着每日重复金句,"淼淼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今天哭的时间比昨天短了。"
或者“今天自己能坐起来了,下一次我们争取自己下床”
没过十天,淼宝就能自己独立起床了!不再赖在床上哭着喊妈妈了!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当你盯着孩子的优点,孩子就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人,他们会主动去做有价值的事,来符合自己的身份。相反,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就呵斥,会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会用退缩来保护自己。
发现错误不直接着急说,等孩子有进步时肯定他一下,让孩子的积极行为把错误覆盖掉。遇到非说不可的错误,就用建设的方式指出来,语气柔和,化解孩子犯错被批评的尴尬。
三. 结尾
婴儿初降,都带着玻璃心,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养育者及时积极的回应。你回应,孩子才有存在感;你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正反馈,孩子才能激发驱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条件地关注孩子的进步吧,并用你的语言表情眼神充分地传递和回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依靠的,就会自信,愿意探索世界。
给孩子满满的无条件的爱,建立坚韧的父母情感纽带。让孩子有这种底气,无论如何,爱都存在。
每个人,都需要的丰富的关系中,借助各种好的回应,来完善自己。
完善人格的养成,需要在我们生命的早期,就获得充分的存在感,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在良好养育下,孩子的自我才能变得更强大,而不是成为巨婴,成人了却整天捧着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