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时空对话]

在本章,老子告诉人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分析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问题。

老子首先列举出治国理政方面的辩证关系的例子: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

2、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

进而提到人们最关心的祸福问题的辩证关系:

1、祸兮,福之所倚。(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

2、福兮,祸之所伏。(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

通过对上述事例的分析,总结出事物的辩证关系:

1、正复为奇。(正的可以忽然转变为邪的。)

2、善复为妖。(善的可以忽然转变为恶的。)

在这里可以看出,老子已经发现了事物相互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尽管没有提出这种转化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互相转化,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不能转化的。

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也可以转化为祸,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如此,例如主观的努力或不努力等,都是条件。

在这里似乎按照老子所讲的,好像不必有主观的努力,祸自动也可以转化为福;虽然有主观的努力,福也必然转化为祸。这是不合事实的。

总而言之,在这里老子认为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因此就很难确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负。也就是老子说的:

1、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它们并没有确定的变化标准。)

2、人之迷,其日固久。(正因为事物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并且没有确定的变化标准,所以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

最后,老子干脆告诉大家,既然事物的对立转化那么的难以预测和判定,我们就采取“任你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管不住事(事物的变化发展无法掌控),那就管好自己,尽可能地趋利避害:

1、方而不割。(为人做事正而不生硬。)

2、廉而不刿。(为人做事有棱角而不伤害人。)

3、直而不肆。(为人做事直率而不放肆。)

4、光而不耀。(为人做事光亮而不刺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3,723评论 4 81
  • 【韩喜文2017.11.19星期日】 好展馆让天下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好展馆让天下没有不能传承的文化 日精...
    韩喜文阅读 87评论 0 0
  • 尼克和朱迪上前走去,只见那个陌生人离去了,只留下了牛局长,朱迪走进问牛局长:“她是谁?”牛局长卖着关子说:“过...
    美丽为尼克而绽放阅读 591评论 2 1
  • 11月6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晚上孩子们都早早写完家庭作业,不知是要考试的原因还是怎么了,一个个的特别兴奋。喧...
    索馨悠悠阅读 302评论 0 0
  • 很长时间以来,甚少时间用来沉思或是叙述心情,虽没有什么繁忙事情羁绊,却偶有负累烦闷困惑着。静心细想,是自己忽略并忘...
    姜宝a阅读 1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