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这句诗出自晋代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四》。本意是赞美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没有任何的雕饰。但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想起学生的那一句话,总会想起这句诗来。
那一年,在暑假期间碰到了一个学生,她手里拿着一本下学期要学的语文书,特别真诚的对我说:“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假期里我自己读这本语文书的时候觉得课文可有趣了,但老师一讲就觉得特别没意思。”说完还忽闪的大眼睛等着我解答。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了课堂上老师讲的舌灿莲花,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的画面;想起了看到课堂上学生那无神的眼、心不在焉的表情时心里的焦灼和无奈。当时是怎么回答的,我忘了;这个女孩儿叫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唯独记住了这句话,记住了那双忽闪的大眼睛。
“为什么新鲜的课文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老师一讲一分析,学生就感觉索然无味了呢?”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里盘旋,常想常新,时刻促我去反思自己的课堂。
到底是为什么呢?事后我列举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一是因为学生读过,课文不新鲜了;二是课堂上我们讲的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自己一读就懂的内容还要听老师在那反反复复的讲,确实很乏味;三是我们备课时没有挖掘出课文中真正值得讲的内容,没有挖掘出那些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下读不出来的、新鲜的内容;四是我们讲课的方式不够吸引人。肯定还有五、六、七……
这样一分析,相应的问题接二连三出现。一篇课文学生一读就懂,我们是否还需要讲?是否存在学生一读就不需要再讲的课文?如果有,它还存在于语文教材中的目的是什么?一篇课文的精髓,学生一读是否真的能够完全把握?一篇不新鲜的课文怎么讲出新意来?怎么去解读教材,挖掘出课文中与众不同的素材?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讲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带着这样的思考去教学,会有很多的发现。当凡是课堂中出现新鲜的知识时,学生更感兴趣,注意力更集中,我开始接触“辐射式阅读”和“主题阅读”,尝试着把更多新鲜的内容放入课堂,把由课文这一个点辐射到诸多知识引入课堂,用作者知识、文体知识、相关诗词、名家评论、相关文段、类似文章等,尽量增加教学的宽度;后来相遇群文阅读,蒋军晶老师的《创世神话》让我惊艳,随之观看了大量的群文阅读教学视频,借着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的契机,尝试着把课内外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更进一步研究诗词专题的多文本阅读,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增加一节课的厚度;对于比较浅显似乎一读就懂的文章,我会找一篇或者几篇和它有对比性的文章开展对比阅读,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从拟题立意到开头结尾,从相同点到不同点,在这样一组一组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类文章中新鲜的更应该去关注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对老师是很大的考验,必须有深厚的解读文本的功底,在一次外出学习中,余映潮老师对课文新颖独到的解读令我耳目一新,他是怎么去解读一篇文章的?为什么他能发现那么多我看不到的知识,他是怎么挖掘出课文中独特的训练点?一个个问题吸引我去接触板块式教学,去感知余老师解读文本的方式。
一语天然万古新,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总是被这样自然真淳的语言打动、启发、点醒,心为之一震,进而去思考,去反思。当学生问我说:“老师,你课堂提问时能不能叫出我的名字。”让我改正了提问时“请这个同学来回答,请那个同学来回答”时对学生的不尊重。提醒我每接到一班新的学生时,认真的做好学生的座次表,尽快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让我在批改作文读到学生作文中透露出不正确的价值观时,启发我去思考阅读教学中除了语文知识的教学外,对价值观引导的再思考。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是地道的农民的儿女,明白农民在割麦之前一定会把自己的镰刀磨得特别快。作为一名教师,我的“镰刀”就是我讲课的水平。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反思自己的课堂,磨练教学的技艺,耕耘教育这片热土。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踏实的走着,每天认真的备好课,每天钻研教材,钻研教法。让自己的教学技艺能够好儿,再好一点儿,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一点,更吸引学生一点。虽然一直到现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好多问题自己还一直没办法克服,但是告诉自己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在路上,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