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学乃从外物,知惑通疑,有所觉悟;习乃发内心,熟技省身,反复为之。学习不易,更无定法,未有捷径,唯恒与持难至焉。
恒,常也。
学如滴水穿石,非倏忽功成,须连日累月,经久不息。诚然,时无定刻,无休无止,实荒唐之事,未有闻也。然究一常字,归于生活,高于生活,内化于德,外显于行。
今吾辈会逢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之时,固应朝气满怀,强比松柏。欲恒者,必先戒骄除躁,抵御诱惑也。纳学于平常食色之事,日复一日,周而复始,从一而终。举外语作例,词数较汉字甚远而律法较之简明,每日记诵廿五之数,三旬百计,九旬不可胜数也。然温故而知新,讳忌一时之性,口舌之形,心于外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慨叹之间,行胜于言。
今吾辈会逢风华正茂,意气正盛之时,固应劲似江洋,志指星辰。欲恒者,理应博览群观,晓趣所在。纳学于非常酣乐之外,日有所感,从一及九,无所穷极。学如烟海,穷极毕生恐难成大器。固寻趣味所在。此趣非三日之热,兴起之时,而要累时即日,连月经年,一往如此。投身心于其中,得胜果于其外。
持,心也。
习如反省吾身,必当深刻惊醒焉。吾日三省吾身,择善而从,不善则改。省言行,知不足,当善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善者为镜,以持者为师,心性也。
今吾辈会逢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之时,固应运筹帷幄,沉气稳健。欲持者,定当从心从己,持执己见。不以他言而乱吾心智,不因他语而更改吾心。纳习于内心深处,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然自省之时不可妄自菲薄,自我轻贱。知吾不足之处,晓吾差别之间,过则勿惮改。
今吾辈会逢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之时,固应拂去心尘,淡泊利害。纳习于心镜,照不足他人之处。评他人易,知自身难。学识以明身为前提,通理以清心为基本。积累应先知不足,而后补焉。
学固无定法,恒与持为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