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学院 20食品 邓思杨
每年的这天,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入山的时候。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错的,似乎每年这段时间雨水总会来,淅淅沥沥,天地间是一片湿漉漉的澄澈。昨夜疏雨打芭蕉,今日天未放晴,阴沉沉的一片。小径上土壤潮湿未干,空气中略带几分凉意和雨后草木新生的腥气。
天光微明,千山葱翠,鲜有人迹的山道上早已多了不少的人,皆穿着素色或玄色的干净衣裳。男人荷锄,女人担篮,老人执香,小孩儿背着装满祭祀用的果品熟食的鼓鼓包囊,亦步亦趋地跟在大人身后。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
进山的大路还算宽阔,这是此趟跋涉的起点。平坦的水泥石于路旁竹林挺拔茂盛,碧色连天,风动叶疏,斑驳碎影,飒飒作响。
大路渐渐到了尽头,岔开出一条条幽僻的泥土小径。熙熙攘攘的人潮沉默着分流,走向各自的目的地。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草木疯长。去年刚开辟出的坦途,如今再来,却是荆棘遍布,灌木横生,寸步难行。于是锄头与柴刀派上用场。山道蜿蜒曲折,每每走上一段路,便见附近的山坡上壁岩边立着的一座座坟冢。有的已有人家在清扫祭拜,有的落满尘土,掩映在芦苇荡中,静待后人。它们是不灭的魂灵栖息之所,无声沉默地座落在起伏的远山之中,风云聚散,草木枯荣,屹然不动,在晨曦的微光中,与这亘古的青山融为一体。
人们穿梭在郁郁苍苍的树林里,落叶枯枝落了满地,堆积交叠,编织成一条厚厚的毯子,脚步落在上面,沙沙声不绝于耳。树林荫翳,鸣声上下,婉转悠扬,入眼是满目的青翠,正应了那句“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周”。
寻到祭拜之处,扫酒除尘,摆放祭品。男人清理周边新生的杂草灌木,疏通排水沟渠;小孩拿着大人随手递过的树枝叶作扫帚拂去灰尘;女人们从篮于里拿出碗盘杯盖,供上相应的果物祭品。每个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亲友们陆续来到,寒暄数语,便一齐向石家跪拜叩首,叩拜那些故去的先人魂灵。
香烟袅袅中,石家沉默地立在那里,无悲无喜。它望着面前的人们,那些或稚嫩或沧桑的面孔,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有的是久别重逢,有的是不再相见。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天地众生无一停驻,万物川流不息。人们匆匆来去,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而已。青山依旧在,可人事变迁,哪有什么亘古长存。彼此间能再度相逢,问候拥抱,也许便已是种莫大的幸运吧。
鞭炮声噼啪作响,几股新烟冉冉升腾而起,在雨色清明的山中遥相呼应,宣告着祭祖的结束。人们各怀着心事,收拾着带来的物品,彼此致意告别,折返离开。于是山林中又恢复了幽深寂寥,人世间的烟火笑闹似乎只存在寥寥片刻,而草木萋萋,晨曦露华方为青山永恒。
喧哗人群潮水一般远去了,一个眉眼秀气稚嫩的小姑娘走在最后面。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她看着这幽深寂静的连碧青山,心中莫名泛起模糊的惆怅。
忽然间,若有所感,她忍不住回首望去,只见身后,长长的石阶一眼望不到尽头,掩映在草木深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