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个人投资、理财?我思考总结了四个维度,分别是:
第一:资金规模
第二:知识储备
第三:增值目标
第四:工具选择
1.资金规模
第一个层面是指:
个人可以控制的闲置资金(闲置,我们可以简单定义一下,就是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年或者五年你都不会因为没有这笔钱而影响生活)。
第二个层面是指:
资金的大小。这个很简单,这个闲置资金是:1万-10万;10万-50万;50万-100万;100万-500万;500万-1000万;1000万以上。
2.知识储备
第一个层面是指:
是否有过投资的经历?是什么种类的投资经历?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里不仅指投资理财产品,还可以指创业性投资、股权类投资等)
第二个层面是指:
你对投资、对理财的理解程度。挣钱?规避通胀?保值增值?财富传承?以小博大?成就事业?磨练心性?价值投资?
第三个层面是指:
你对投资、理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股票为例,你是只了解概念?还是了解运作机制?亦或者是了解定价机制又了解运行机制,同时还了解上市规则等。
这里想强调的是:每个阶层的知识储备会决定你对某个投资或理财产品的理解,这种理解会直接影响你的投资行为。
3.增值目标
我需要通过投资或者理财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结果。
第一个层面是指:
“我要赚钱”
“我看他投的我也要投”
“我要赌一把”
“我不贪,赶上通货膨胀就行。” 通货膨胀是多少? “我不知道”
“一年怎么也得翻一翻吧?”
这个层面上我想说的是:目标要明确,切忌模糊和不切实际。
第二个层面是:
确定自己想要的一个收益水平。是年化收益5%-10%?还是10%-20%?还是20%-50%?还是50%-100%?你可能会问我,我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
我这么说的理由是: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所以这种事情最好别问别人,自己去确定。
4.工具选择
第一个层面:
当你确定了以上三个维度时,工具的选择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工具就是工具,是为你的目标服务而不是决定你的目标的。
第二个层面:
工具就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股票;债券;股权;外汇;黄金;信托;资产管理计划;保险;海外资产;房产;VC;PE等等。
把以上内容整合起来,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
简单举例:
第一步:如果你有10-50万闲置资金可以投资或者理财。
第二步:你要问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对投资理财了解多少?
如果是资深,那剩下的你自己决定吧。
如果是小白,那你需要去学习一些概念。有人会问,是不是要等我学好了再去做?不是。学习一些基本概念的目的有两个:
1.了解你能看到的一些投资理财项目的运作方式和这种运作方式下能给你带来的收益水平。
2.要有能力根据你现有的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项目风险类型。
比如说,你是小白,突然间听人说股票挣钱,然后你就去了,这就是不了解自己现有水平的表现。
第三步:确定自己的水平并掌握该水平所需的知识后,再来确定自己的增值目标。
你会选100%以上吗?我想你了解一些知识后你应该不会这么去选。
5-10%?好像有点低。公募基金的股票型基金的收益要比这个高多了。
50-100%? 这个股票可能能达到,但以我现在的水平可能还有点早。
10-20%?这个区间还算满意,就这个区间吧。
第四步:确定以上三点后,你需要的就是找到能实现这个收益的工具。
10-50万的闲置资金是做不了信托、私募基金、VC的。那可选项可能就是公募基金、股票、外汇、房产、黄金、房产,这里面股票上面提了,基于自己的水平,可暂时放弃;外汇、黄金如果不加杠杆,收益浮动相对较小,10%-20%的收益较难实现。相对房产来讲,资金略显不足。最后,公募基金相对比较合适。
以上过程仅为举例,只为梳理思考模型使用。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