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是2017年最常见的词汇――对家庭的焦虑,对孩子的焦虑,对工作的焦虑等等,如果再列下去,还会有一长串。
“焦虑”其实是对未来的焦虑,担心未来发生某件不想见到的事情,而也只有人类的大脑才可以假设未来的事件,从而让自己蒙上一层焦虑的阴影,比如担心孩子不吃饭会营养不良,担心没钱买不起房子。
动物的大脑是没有假设功能的,所以也不会看到、听到某某动物有焦虑的事件发生(高级大脑也有高级的困扰哈)动物是完全活在当下的,只关注生存,吃的时候就是吃,睡的时候就是睡。
人类在婴幼儿时期也是动物性偏多。
孩子在刷牙的时候发现水流很新奇,于是把手放在水流下面,去感受水流过手的感觉――或清凉或柔软,完全沉浸在其中,而忘了刷牙这回事,所以说孩子是活在过程里的,在过程里就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对孩子来说是轻而易举,可是对成人来说却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做到。因为成人的杂念较多,也就是大脑的假设太多,而导致焦虑太多,很难真正地、纯粹地“活在当下”。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是不是全身心在吃饭上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会想:工作的某件事,上周见到的某个人,下班要去超市买菜,孩子的咳嗽有没有好一点等等等等,这些想法占据了我们的大脑,像跑马灯一样,像电影片段一样,不断的播放着。
早上洗漱的时候,老公在刷牙,我就问他:“你刷牙的时候,大脑中在想什么?”他一脸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我在想?”我接着问他:“虽然你在刷牙,但是你的大脑是不是像放电影一样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地播放着?”他点点头。
成人的大脑较孩童时期发育完善了,但是同时也是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们会去担心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懊悔过去的某件事情,思想就是不能安分地感受在当下。活在当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活在当下,就是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就是调动身体所有的感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去感受事物的过程。
洗澡的时候,去感受水流过每一寸肌肤的感觉――是顺滑,是温暖,是美好,还是幸福、满足?
喝水的时候,感受水进入口腔,慢慢地往食道,往身体内流动,给身体带来滋养。
吃饭的时候,去感受咀嚼,去品味每一种食物特有的味道和质感。
最重要的时刻就是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人就是此时此刻你身边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事。
和孩子待在一起,就不要拿着手机了,也不要想着上班发生的事情,更不要考虑明天将要面对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此时此刻和孩子在一起享受亲子时光。
最近经常和孩子玩【枕头大战】的游戏。在游戏中我们全神贯注地“防守”,然后出其不意地“进攻”。我们太享受这个过程,所以孩子每天都要找我玩。如果某一天,我眼神飘忽,孩子也会感受到“今天,妈妈心不在这里!”然后我们就一定会玩得不尽兴。有时候,我们该向孩子学习――身心合一!
这又让我想到一个趣事。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约定把手机收集起来放在一起,谁要是忍不住先拿,就输了。这件趣事缘起于聚会的人虽然在聚会的房间里,可是人都对着手机,“身在这里,心在那里”,身在聚会,心,却在手机的那头。
那么如何做到“活在当下”呢?
除了之前说到的――在过程中像孩子一样运用所有感官去体会正在发生的事件,只关注此时此刻,把焦点放在此时此刻的人身上,还有一点,就是练习【静心】,静心能够让你轻易地保持在当下。
静心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我现在每天都在践行的【瑜伽】,比如冥想,比如独处,比如放空,比如习练书法,比如画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沉浸其中,慢慢地,就会找到静心的感觉。
“觉知”其实是“觉”和“知”。觉就是感觉,感觉到了,所以知道了。感觉到了“冷热”,所以知道要增减衣物;感觉到了“微风徐徐”,所以知道“春天要来了”;感觉到了“不开心”,所以知道要疏导情绪。而现代人,处于快节奏的生活,慢慢地丧失了自己的感觉,因为不觉,所以不知,所以才有不“知”不“觉”,才有无“知”无“觉”。
静心能够让我们恢复“觉知”。当我们心够静时,我们就会感觉一切正在发生的事情,像水流淌过心境一般。一次就静心是一次“放空”,把心清空了,就能在当下敏锐地捕捉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感觉是最好的沟通语言。
我特别喜欢“番茄工作法则”,设定25分钟专注,5分钟静心。虽然静心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是对于大脑来说是足够恢复觉知的。所谓“有张有驰”,“劳逸结合”,“秋收冬藏”都是在说“放空”“收敛”的重要性,对应到日常生活,就是“静心”。
工作的时候都是在释放精力,找一个适合的时间给自己,做一做静心,更能在生活中保持觉知,觉知当下。因为最重要的时刻,不在过去,不在未来,只在鲜活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