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孔鲤是孔子的独生儿子,即孔子与其妻亓官氏的儿子,述圣孔伋(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之父。实际上孔鲤死在孔子前面,对孔氏儒学基本没有贡献。但是他的父亲孔子和儿子孔伋(字子思)都很有名气,所以后世仍然尊称他为“二世祖”,宋徽宗也曾他封为“泗水侯”。
为什么叫孔鲤呢?这里有一段渊源。历史上孔子和鲁国权臣家族季孙氏及其家臣阳货就一直“不对付”。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当年季氏要大宴鲁国士族子弟,同时借此机会登记注册,甄别身份,也就是把士族子弟选拔出来。
孔子时年17岁,还正在为亡母戴孝,听到这个消息,对于自己的身份很自信的孔子,披着孝服就上门赴宴去了!
别忘了孔子的先祖是商代纣王的后羿,祖上也是宋国的贵族,可他偏偏被管家阳货挡在门外,还被羞辱了一番:“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意思是:小子,今天老爷举行的宴会,是款待鲁国的贵族、士人,您的身份好像不是哦,我不敢让您入席!
这一公开阻挡不仅相当于在公众场合扇了孔子一耳光、让其大失颜面,实际上是否定了他的“士人”身份,从而堵塞了孔子进入上流社会的通道,对孔子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要不然就没有后来的仗剑去国,周游诸侯,虚心求学,走上学术道路的孔子。
所以孔子的独生儿子出世时,尽管他那时只是一个官仓库的小吏,对他还算欣赏的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大约是为了出那口被阳货羞辱的恶气,有意宣传、渲染这件有极面子的事(国君亲自送鱼为贺仪),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显然“鲤”和“鱼”都和鲁哀公的送的这条鱼有关,“伯”则是古人依照伯、仲、叔、季的顺序表明孔鲤是头胎大儿子!
孔鲤自一生下来身体就不是太好,孔子又常年不在家,四处讲学,疏于对儿子的管教,以致于作为大教育家的儿子,孔鲤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持续教育。而且孔鲤比较嗜酒贪杯,体质较差的人又沉溺于酒的话,可想而知,身体只会越来越差,所以他很早就去世了。
孔鲤怎么死的?正史没有明确记载,只是告诉大家他先于孔子逝世,应该是疾病而死,不是死于飞来横祸类的争斗、谋杀!孔鲤死时50岁,孔圣人在他六十九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独子,悲痛可想而知。但他遵循丧葬礼仪,他儿子死时“有棺无椁”。
“椁”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即外棺,作用主要是保护里面的棺材。在上古时期贵族统治阶级的墓穴里才有,有的棺材外甚至有三四个椁,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则连一个椁也没有。在棺木外加外棺(椁)以保护棺材的习俗一直保存了下来,被历代统治阶层采用。
孔子一向主张复古尊礼,尽管他痛失爱子,但是对儿子依然“有棺无椁”,这是圣人的忘情、执着之处。到了第二年,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也死了。因为他家里很穷,安葬的时候也只有棺,同在孔子门下求学的颜回的父亲颜路于心不忍,就劝孔圣人变卖他的马车给弟子买椁。
孔子断然答道:“材不材,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意思是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问题是,孔子曾让他的学生子贡去帮他埋葬一条狗,并叮嘱:“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意思是马去世,要用布裹其身;狗下葬,要以车盖罩护。两相对比,贵贱情何薄?后世往往把这件事拿来诟病孔子“不仁”、心肠狠的例子,其实孔子是很认真在执行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古礼。
孔鲤说起来挺可怜,不但自己一辈子一无建树,死后他老婆于夫也很快改嫁走人了。有人可能有疑问,孔子怎么容许他的儿媳改嫁呢?其实改嫁在那个时代没什么,只是到了后世宋朝程朱理学兴起,才把“改嫁”看成是几乎等同女子“失节”的大事。
后来孔鲤能够青史留名完全在于他儿子孔伋比较有出息,孔伋因继承孔子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中庸》等儒家经典,故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
鉴于孔子和他的孙子孔伋名气很大而孔鲤比较平庸,后人有好事者杜撰他们祖孙三代之间的一段对话,来调侃他们:你父不如我父,你子不如我子。即孔伋的父亲(孔鲤)不如孔鲤的父亲(孔子);孔子的儿子(孔鲤)不如孔鲤的儿子(孔伋)!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之孔子国学系列:
13、从“孔子拜阳货”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