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学时,上的是西安最好的小学,不是特意安排,是奶奶家就在小学隔壁。所有家长都挤破头想进这所小学,为什么呢?他们说,上了最好的小学,就能上最好的中学,上了最好的中学,就能上最好的大学,上了最好的大学,就能找到最好的工作。
这是典型的打工者思维,寻找安全感。
而事实呢,并不是这样。我是70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幸运,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期,从一无所有到有车有房的中产。每一个人都赶上了,没有一个人拉下,这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这是国运昌隆。
我的父母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是40年代的人,赶上的是新中国的艰苦时光,老黄牛一样工作到退休,也是一生清贫,虽然是大学生,良好的教育并没有带来财富。
再看我的儿子,他是00后,从他出生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等他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中国经济腾飞结束,进入平稳期,再也没有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新西兰就是这样的国家,看着很富裕,国家福利特别好,但是没有机会了。博士、硕士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他们也不着急,没工作就拿社会福利。
新西兰有不少很穷的博士、硕士,为了面子,非要到大学当教授,蓝领的工作坚决不做,可是大学僧多粥少,每年的招聘岗位寥寥无几。这些硕士、博士们就一直失业,很多年。
你看,哪里都不缺眼高手低的人,确实上了好大学,抬高了他们的预期,非好单位不去,结果被现实毒打。幸亏新西兰福利好,没工作啃政府,父母不担心。
这种人如果在中国,常年找不到想要的工作,没有新西兰的失业福利,只能啃老。父母得冤死,供你吃供你喝,供你上了好大学,最后回家啃老。
所以,我从不给儿子灌输上了好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的理念,而是告诉他,上什么大学、上不上大学自己定,我只要求他,自力更生、尽早学习赚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