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世人皆知洪水乃大禹所治,又有什么人知道,没有我辰在后面出谋划策,大禹必将复其父鲧之后尘,让舜帝杀害。
我叫辰,是大禹的同胞弟,大家都称我辰,你们可以叫我小辰。说了你们可能不会相信,我是一个穿越者,就是为了拯救大禹和神州苍生而来的。
四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就生活在黄河的两岸,作为水源供给地,族人们又不可能迁移到更远的地方生存。
所以我的父亲老鲧只是想着堵水,每当雨季要来之前,召集族人挖土建固河坝,以为只要坝体足够牢固,就可保族人无忧,刚开始还可以,只是不承想河水里含沙太多,河坝堆高抵不上河体上涨的速度,洪水一来时,河坝依旧决堤,加上到处挖土,造成洪水肆虐,族人的居住地,田地也都让洪水淹没。最终,也因为治水不力而被杀害。
舜帝又下令让我哥大禹接着治理黄河,大禹想推辞,又想到是父亲未完成的遗志,加上确实是为了族人未来发展做贡献,想想硬着头皮接了这个任务,没有退路了,如何不会步父亲的后尘呢?
大禹愁眉苦脸地回到家中,和我说:“辰弟呀,为兄怕是要步父亲的后尘,命不久矣。”
我没有说话,只是拿起装了水的碗,在桌子上一倒,对大禹说:“兄长,请看,桌上的水就是洪水,雨下水多了,就会到处乱流,也就是洪水,如果这样。”
我说着,用手指对着桌上的水一划,直到桌子边缘,水随着手指划的痕迹流到地上。
“如果我们用引流的办法,将黄河引至更低洼的地方,只要使水按照我们设定的地方流走,也就不会发生洪水淹着村庄与田地,那就事半功倍。”我补充说道。
“有道理,接着说。”大禹盯着桌上渐渐流走的水,若有所思。
“现在我们族里,人力有限,不能全线展开。其实当下重点要保护的是我们居住地和马上要收成的地方。建议呢,在这些地方外围挖沟渠,做引流,即便有洪水冲进来,也能使损失变得最小,也是一件功劳,至少舜帝不会要我们的性命。”我拿了碗放在桌上,用手沾水,绕着碗画了一圈又画到桌子边缘,拿起水缓缓地倒下去,水沿着痕迹流动,果真没有溢到碗下,水竟顺着水痕流到地下。
“有道理呀,只是如辰弟所言,族人有限,如何让他们全心全力地挖沟引渠呢?”大禹摸着下巴问道。
“粮食呀呀,你受命于舜帝下令治水。族长必须全力支持你工作,你今晚找族长,要求他从明日开始,各户分工挖沟渠,依挖的长度,质量,决定食物的多少,任何人不得徇私舞弊,当然也包括大哥大禹你自己在内。”我认真地说道:“如果谁不听命,你可执行舜帝之威,杀鸡儆猴。如此如此。”
翌日,族长与大禹,召集族人,宣布治水策略,并把族里的人进行分工,年轻有力者去开道河道,老弱力轻者在族内挖引流沟渠,妇孺幼儿负责收集食物做后勤保障。
我呢,也被派出挖沟了。
家中空无一人,所以后世才传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家里没人在,进家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