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中“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是一种“得意忘言”的态度。其所强调的实在乃是诗歌的一种强大的兴发和感动的力量。而兴发感动的力量与作用,则正是我们中国古典诗歌所具含的一种极为可贵的质素。
《毛诗序》述及诗歌之创作时,即曾提出过“诗者,志之所之也”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说法。可见内心情志之有所兴起感发的活动,实在乃是诗歌之创作的一种基本动力。
中国诗歌中创作生命之由来,可以说乃是源于一种对宇宙人生万物之关怀的不死的心灵。
在中国文化之传统中,诗歌之最可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就正在于它可以从作者到读者之间,不断传达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
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
今日小记:
这两天,事情好多哟,马不停蹄,人仰马翻,焦头烂额。儿子肚子疼从学校被接回来,党建群要求全体党员按时注册,学生作文三篇文字没有改……
可是,当想着要完成读书作业的时候,却还是觉得宁静。这是一种叶嘉莹先生给予的精神力量。
回家,焚香,香气萦绕。打开叶嘉莹先生的文字,细读。
今天看的是,“序说 中国古诗词的特质”。
好长。看了叶先生对中国古典诗与词的评析。匆匆浏览,然而舍不得草草略过,又翻到前面再看。每一次看都有更深体会。叶先生的话是解读诗歌和词的一把钥匙。
叶先生有一颗温柔体贴的心,生怕我们不愿意读古诗词,一路循循善诱地引领,还用西方文学论加以佐证,这份心意让我们感动不已。
我为什么写不出来诗歌?我就是无情无志。每天浮躁得很,多少美景在我眼前,我视而不见。多少美丽的情感就在我身边,我感知不到。我的心灵蒙了尘埃,看不到世间的美。
看到叶先生的文字,我深刻反思。
今晚只摘抄了诗的部分,明天再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