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周五,烈日当空,中午12:10上完最后一节课,饥肠辘辘,再加上上课腿站得酸酸的、有些痛,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向学校餐厅,就连风吹在脸上都是热乎乎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火,酷暑难耐,我情绪不高。
由于过了吃饭的高峰期,餐厅里已经没有排队的学生了,有的菜品已清盘,还有一些也只剩下了一个底儿,好像拣别人吃的剩饭剩菜,我更觉得索然无味了,想着都到这个点了,对付对付算了吧。
端着托盘我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落座后环顾四周,教职工大部分已经吃完了,偌大的餐厅里只有一小部分来的稍晚或者吃饭较慢的学生了,劳累过度再加上低落的情绪,我一粒一粒的吃着米饭,机械而又麻木,没有享受,只求果腹,想着这日子过得真没有质量,好应付啊!
在我正在低头吃饭的时候,隐约感觉身后好像有人,我下意识的抬起头来: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姑娘,笑容可掬,手里端着一碗汤,很乖巧的样子,说:“老师,您喝汤”,然后把一碗米酒蛋花汤放到我面前的桌子上,就走向餐厅的另一张桌子去吃面了。顿时,我眼神里充满着感动,疲惫的身体和低落的情绪一扫而光,精神倍增!
这个孩子并不是我教的学生,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交往也仅仅限于在校园内见面时她礼节性的问候:“老师好!”,我回礼道:“同学,你好!”。
或许是我低落的情绪引起了这位同学的注意,所以她给我送来了这“提神醒脑”的一碗汤;或许是这个孩子本身就是个懂事贴心的“小棉袄”,这只是她自然而然的本能行为。 她做了,应该也不会放在心上,但却带给了我温暖的感动,驱散了笼罩着我的阴霾,让我感觉到人世间的真诚、善良和美好!
陶行知老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虽然我们的学生最终高考时要用分数来量化,国家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分数为不同层次的大学选择不同的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但我们一定不可把教育仅仅做成提分训练营,不可把鲜活的孩子当成得分的机器人,因为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
希望我们带着孩子们,带上尊重、善良、乐观、善良、自律、不畏困难、勇于担当、敢于挑战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去追寻分数,追寻孩子们的明天,追寻中国基础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