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后,老伴在客厅听书,我照例写作。
书房当西晒,没空调,太热。这些日子重读《茶话会》,车前子说:“棉被阴湿,我不能找个人替我睡觉,觉还是要自己睡的”。便学车前子的句式:热得死人,我不能找一个人替我写文章,文章还是要自己写的。正瞎想,老伴进来了,说,“怪事”。“什么怪事?”“一个叫唐尚珺的,高考,考了十五回,今年又考。三十五岁,人都考老了。你说怪不怪?”我呵呵,不说怪,也不说不怪。
因为怪事太多,见怪不怪。
唐尚珺的事迹,早有耳闻,且先于老伴看了相关文章,他今年的应试,该第十六回了。他的“怪”,不是考不上,而是考上了不去上,一再复读。要知道唐尚珺的高考成绩已经相当不错,先后录取他的有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等。2023年,他考上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因不服从院系调剂,被退档。换了我,别说“双一流”重点高校,考取上述任何一所大学,早就毕业了。这哥们拗,从前只认清华,后来有所松动,却不肯改变专业。据说他今年的成绩不太理想,已经准备将就上一所大学了。
真热。天气怪,冬天竟到了零下,且持续了好些天。这还是成都平原?不是说全球变暖了吗?热才不怪。
又替唐尚珺担心。三十五岁的人,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了,读四年本科虚四十,哪个单位肯要一个“不惑”。君不见,留洋名校的堂堂海归,居然屈尊到乡镇考公,而考公的年龄上限大部分都是三十五岁。到时候选择慢就业,问题是,唐尚珺的父母,一看就是农民。与唐尚珺齐名的高考“钉子户”,还有一个叫张非。张同学比唐同学厉害,是“考霸”,第一次便考上了复旦。嫌复旦不好,没去。第二次轻轻松松考上北大,搞笑的是一年后便被勒令退学,原因是七科成绩不及格。原来,这家伙情商极低,基本上管不住自己,常常通宵达旦地玩游戏。退学第二年,又轻轻松松考上北大,然后又被勒令退学。这回不考北大了,改考清华。屡次尝试考入清华大学,但屡屡落榜。终于考上了,毕业了,接着又考研,接着又屡屡落榜。张非高考或考研的时间跨度自2002年至2016年。他仍依赖父母生活支持,除了拥有一纸清华大学的文凭外,他一无所有。他生活无法自理,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可以说他的人生过得极其失败。
那么唐尚珺呢,会不会步张非的后尘?
有人复盘了唐尚珺的人生,认为他完全有条件选择多种活法。
早早的上大学,工作,娶妻,生子;
就读上海交大护理专业,将成为非常稀缺的“男性护理师”,就业前景看好;
当网红直播,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唐尚珺选择的是古代的科举之路,硬是活成了屡试不第的“范进”。
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还是那句话:怪事多了,见怪不怪。
太热了。打住。